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四章 许县:金钱永不眠Ⅰ(1/3)

作者:墨临汉唐
更新时间:2013-02-05

著名的科学家艾萨克·牛顿爵士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了:我能够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计算不出人性的贪婪。

牛顿为这句话交了很大一笔学费。

但对被各种游戏培养出升级强迫症的刘震来说,就目前来看,他可能还要过很久才会体会到这句话里饱含的辛酸。

---------------

建安元年正月十六日,过完了一个匆忙的新年后,大汉士民银行总部在许县正式成立。

与此同时,大汉士民银行的分部也在曹操占领区的其他各郡县纷纷开业,伴随银行而来的新的商业规则以许县和昌邑为中心,迅速辐射到占领区全境。

随着道路网范围的扩大,商品流通开始变得频繁,从银行的交易数据来看,异地贸易的数量正在增多,许县新建的两个商业区很快就被蜂拥而来的商人填满了。

以前在昌邑的时候,刘震还抱怨铜钱流通得太少,布帛甚至以物易物等贸易方式还太多,但现在,他现在就得担心银行的存钱够不够了。

而由于业务范围的扩大,货币分布不均衡的情况更是频繁,各地的道路状况不一样,也影响了运输力,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的现象也因此而时有发生,刘震虽然很烦恼,但也明白,在道路网完全覆盖兖豫和两河(河南、河内)以前,这些情况他都无能为力。

正月二十日,睽违已久的机关营终于从鄄城赶来,以马钧为首的工匠们开始接手筑城和屯田工作,刘震总算可以轻松一下了。

考虑到许县无论是距离颍水还是距离犊水都有一段距离,灌溉郊区的农田还没什么大问题,但城市的生活用水就有点困难了。

许县人的解决办法是打井,家家一口井,许县的地下水层也不深,挖两锄子就能出水。但是,在刘震的设想中,这种办法太占面积,不利于城市以后的发展,他还想着建设处古代第一个摩天都市呢,打井太落后了。

于是,在工匠们仔细丈量过两水到许县的距离后,又测量了北边的嵩高山到许县的距离,刘震决定,继续向罗马人学习,修建引水桥,从山上引水下来,至于颍水和犊水,则各自掘开一道口子,引到许县城外,变成护城河。

而再度见到裴潜,这个当年才十几岁的小孩子现在也长大了,按古人的说法,可以算是成年人了,跟着马钧学习了几年,又在荀彧身边耳濡目染了很长时间,现在也颇有一个循吏范儿。

刘震正缺人呢,都说颍川人杰地灵,可在位于颍川边缘地带的许县,他愣是没找到多少人才,马钧和裴潜来得正好,倒让他省了不少事。

---------------

随着商业的繁荣,涌入许县的人口日渐增多,刘震安排的大面积居民区也开始逐渐被填满。

到了现在,就是考验一个城市的供应能力的时候了。

刘洪的确帮了刘震不少忙,即使是在刘震这个现代人看来,他的计算能力也是杠杠滴。这个年代已经有算盘了,但是属于新鲜事物,还没有多少人用,刘洪用的那叫一个熟练,上上下下一拨弄,刘震还没看明白,刘洪就已经把数字报出来了。

刘震让人按照每户每人需要供应多少粮食和其他生活物资做了个统计表,为了直观还让人在地图上画出来,头一个月的时候刘洪还没来,许县人口达到了八万户,超过三十万人口,刘震愣是算了三天,算式写满了一打草稿纸。

刘洪来了之后,刘震的工作就轻松多了,不夸张的说,他的工作就是被代替了。

不过两天时间,刘震安排人做的账目就被刘洪整理得一清二楚,还找出了一点错误,为此还让一个小吏被免了职。

每月城市供应安排一出来,刘震就得安排人去找商户买粮食。

运粮食的活儿被刘震外包给了商贩,每石粮食按市价购买,运输费给予一定优惠,由此吸引了一大批商户前往河内和东郡购粮,这让刘震省了不少人力。

但他现在也是全面开工,用钱不能太流水,只能事先定好计划,既不能少买,也不能多买。

所以,能够挖到刘洪这个数学家,刘震真的很幸运。

现在许县事务繁多,刘震虽然设立了新式学校,却没办法请刘洪去上课,只能等日后稍微闲一点的时候了,毕竟,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嘛。

---------------

不同于在昌邑的时候,刘震现在真切地感受到了诸葛神棍的痛苦,事必躬亲,听起来挺牛气的,但一不小心,那就是过劳死。

所以现在的刘震,正在逐步的放权。

在昌邑的时候,他一面主管郡守府的大小事务,一面指导陈宫在法庭的工作,一面又兼任士民银行的ceo,同时还审阅《杂议》的账务和部分稿子,还要做两院听政会议的报告,还要监督山阳郡各县的政务工作宣传,唯一不用他操多少心的就是屯田。

这也使得刘震虽然在名义上管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天价弃妻,总裁别太渣(已完) 幻海情缘 篮坛大富豪 我的细胞游戏 传奇博物馆 带着火影系统到异界 都市全能奶爸林凡凌雪菲 魔猿逆天传 局长警官偷心贼 国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