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是一种协调行为的过程,谈判的开始意味着某种需求希望得到满足、某个问题需要解决或某方面的社会关系出了问题。由于参与谈判各方的利益、思维及行为方式不尽相同,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和差异,因而谈判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共同点的过程,是一种协调行为、甚至是双方妥协的过程。
解决问题、协调矛盾,不可能一蹴而就,总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不是一次,而是随着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而不断重复,意味着社会关系需要不断协调。
李烨呵呵的笑道:“你们奚人说大行城、卑沙城和都里镇以前是奚人的地盘,某怎么听说这三城以前都是大唐的管辖的地域,就连你们现在居住的安市州、建安州和积利州,以前也是大唐管辖的地域,怎么能说以前是谁的,现在就应该归还谁呢?”。
毋旭知道自己说不过李烨,便把话题一转道:“李刺史,即使如你所说,辽东半岛是大唐的地域,但是这片地域一直以来都是有奚人管理,现在李刺史把三城‘交’还给我们奚人管理,也不为过吧”。
承认辽东半岛是谁的土地是一回事,有谁管理又是另一回事,毋旭不谈辽东半岛的归属问题,从以前辽东管理的方式上向李烨索要三城的管理权,就是等于要回了三城。
唐代采用羁縻政策,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羁縻地方官员,通过他们对边疆少数民族实施间接统治。
“羁縻政策”是自秦朝建立郡县制起到宋、元‘交’替时期前,中央王朝笼络少数民族使之不生异心而实行的一种地方统治政策。通过这种政策,处理中央与地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关系,以维系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
唐代在辽东半岛设置安东都护府,是唐朝六个主要都护府之一,受安史之‘乱’影响,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安东都护府废止。后来才改为有奚人进行直接管理,对中央朝廷臣服,时间已经过去百年。
毋旭以为李烨不了解安东都护府的历史,或者以为李烨是那些好大喜功,对边外民族惧怕的朝廷官员,想忽悠李烨几句,李烨就能把辽东三城双手奉送给奚人。
“毋首领好像又记错了,辽东半岛以前一直是有大唐直接管理,只是近百年来,朝廷无暇顾及辽东半岛,才让奚人代为管理,现在是时候收回管理权的时候了”,李烨说道。
“李刺史这么说,是不想将辽东三城归还给奚人了”,毋旭厉声说道。
李烨摇摇头道:“毋首领好像忘记了,某是很有诚意的,希望我们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