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烨在这个夜晚也同样睡不着,种种迹象表明起义军此战势在必得,太平镇上空中压抑的气氛让人窒息,一付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凄凉。
尚让竟然学着古人的战争礼仪,给太平镇的李烨下了一封战书,约李烨五月十日决战,地点就在沂河岸边,时间是辰时四刻(早上八点)。看着手中脑残人写的战书,李烨想笑却又笑不出来:让顿首,李帅无恙,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今与李帅对阵于太平镇前,一争高下之分,愿李帅观天下之大事,弃暗投明,放下屠刀,归于义军麾下,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五月十日两军列阵于沂河畔边,一决雌雄,义军吊民伐罪,今统雄兵十万,战将百员,盼足下顺天辑首,以免自误!
尚让好大的口气,视李烨三军如无物,除了狂妄外看不出有丝毫的胆识。战书在众人手中转了一圈回到李烨的手中,尚让当然有狂妄的资本,六万起义军对阵三千官军,不管起义军的战斗力如何,就算是六万头猪站在地上,也够李烨杀一阵子。
张天成看完战书不屑道:“好大的口气,十万雄兵、百员战将,也不知道说大话会闪了舌头。当日太平镇惨败,看来他们还没有接受教训,今日又想与我军决战,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鲁鹏在一旁说道:“李帅,不可小视了起义军,我军虽然兵强马壮,但是兵少将寡,起义军有六万之众,多是散兵游勇之辈,虽不足虑也不可掉以轻心”。
能遇到如此大战的机会不多,高思继、高思祥也是跃跃‘欲’试,完全没有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性’,恨不得立马提枪杀出去,杀一个天昏地暗才快活。
敬翔这段时间里仔细的观察了士兵的装配,还拉着李烨把抛石机拿出来演示了一遍,对于李烨这支军队的整体素质和实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弓弩属于唐军的基本配置,每名士兵根本自己的情况使用不同种类的弓弩,弩‘射’击速度慢、‘操’作复杂、‘射’击威力大,弓‘射’击速度快,不宜上手,强弓很少人能够‘操’作。敬翔发现军营中九成以上配置了强弩,经过李烨重新改造过的强弩,不仅‘射’击速度不比弓箭慢,‘操’作更加简单,就是体积比以前大了一些,增加了不少威力。
绞车弩和抛石机虽然都是小型的远程打击武器,但是威力和打击距离并没有降低,而且‘操’作使用同样简单,适合大量装配军队。不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