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草原民族作战和海上作战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首先海上作战讲究抢占上风处,这样自己的舰队就会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对于自己的进攻还是撤退都有好处。
草原民族作战讲究的是机动‘性’和突然‘性’,他们一般不会跟敌人拼命,草原民族更加奉行实用主义思想,没有利益的事情绝对不会做,就像契丹军不想攻打大连城一样,这样帮别人做嫁衣的事情,契丹军绝对不会傻乎乎的答应。
而且草原民族讲究利益最大化和利己主义,草原上恶劣的生存环境让他们与生俱来就知道趋利避害,只要嗅到丝毫的危险,他们就会马上的离开,躲得越远越好根本没有一丝的留念。
李伯峰不是不想离开泊汋城,而是担心自己中了埋伏,这些天李伯峰一直在仔细的观察周围的动静,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李伯峰立马就会率军撤退。
速拉丁十分小心,故步‘迷’阵虚实相间真真假假,让李伯峰不至于察觉到危险的存在,否则李伯峰可能会一直龟缩在泊汋城下,等待危险过去。
速拉丁做到了,李伯峰的注意力被完全的吸引到这支‘骚’扰的骑兵身上,并没有发现周围有任何危险,才派兵追击辽东半岛骑兵。
卓武带领着五千骑兵追击辽东半岛骑兵,辽东半岛骑兵还是跟往常一样,一接触便开始撤退,一边撤退一边向后放箭‘射’杀追兵。这种无赖的打法还没有在草原上流行开来,一直到成吉思汗在草原上崛起,这种战术才真正的被利用到极致,尤其是在对付欧洲人的重装骑兵时,这种战术简直就是欧洲重装骑兵的噩梦。
这种战术要求骑兵的骑‘射’双绝,同时也要求战马的耐力超群,因为辽东半岛骑兵都装配了马蹄铁,战马耐力上要比契丹骑兵高出不少,可是因为骑‘射’还不是非常‘精’湛,所以现在这种战术的效果还没有办法完全体现出来,就是这样也让契丹骑兵抓狂了。
契丹骑兵感觉辽东半岛骑兵就是一群无赖,跑就跑吧,可是这些辽东半岛的骑兵总是相隔一箭之地,不停的向后‘射’箭。骑兵大多数都是使用软弓,弓箭的‘射’程一般在四五十步左右(大约六七十米之间),这样的距离对于追赶的契丹骑兵相当的不利,契丹骑兵是迎风‘射’箭,而辽东半岛骑兵则是顺风‘射’箭,两项比较‘射’程相差了二成以后,辽东半岛的箭矢刚好可以‘射’到契丹骑兵身上,而契丹骑兵的箭矢总是轻飘飘的落到辽东半岛骑兵的背后,这就让人气急败坏了。
契丹骑兵想追上辽东半岛骑兵,可是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