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章 送别(1/5)

作者:M·Y
桐剪秋风枫林尽染。

洛阳通往雁南的山道上两骑健马一黑一黄正自奋鬣扬蹄八蹄过处落叶飞舞;凛冽秋风中益教人秋意萧瑟。

领前的黑马上是三十多岁青衣长衫的男子长着一张国字脸神情俊朗;跟在他身后的黄驹鞍上则坐着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锦袍少年少年气宇非凡身形硕长腰间悬着一柄黑鞘长剑叫人一望而知这个俊逸的年轻人显是一个练家子弟。

两骑出了洛阳境地委折而驰绕过山道但见前方官道上缓缓而行的一列车队黑马之上的男子神色才略显宽慰。

他马不停蹄催动马力当离车队不过百尺之遥时又疾声高呼“天鸣兄且等贤弟!”

车中蒙天鸣正闭目养神忽闻有人呼唤连忙吩咐车夫将马车停下掀开车帘寻那呼声源头。

顷刻两骑已追上车队齐齐在车前勒缰停下。

看清两人蒙天鸣匆匆下了马车向两人抱拳鞠礼“原来是子瞻贤弟、少游贤侄!”

蒙天鸣口中的“子瞻贤弟”正是北宋时的大文学家兼名臣——苏轼苏东坡;那少年儿朗便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秦少游。

蒙天鸣和苏轼同为嘉佑二年(157年)进士京城会考时两个意气风的年轻人一见如故当下便相邀到了酒楼饮酒吟诗谈古论今。

后嘉佑六年(161年)苏轼“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

熙宁二(169年)年当苏轼服丁忧期满还朝仍授本职时朝野旧雨凋零已不是他二十多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离京几年宋朝已生了天大的变化:宋神宗——赵顼即位任用王安石为相国实施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

俗语:“京官难做。”

苏轼夕日的好友蒙天鸣对新法——青苗法于普通百姓的损害之举更是狂炮猛轰屡屡顶撞当时深得宋神宗赵顼宠信的相国——王安石;若不是宋太祖赵匡胤传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的“誓牌”怕是早已被捕下狱冤死狱中更不会有眼下流放代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苏轼结伴秦少游策马相追送行的情景。

见蒙天鸣出车相迎秦观先翻身下马抱拳还礼“天鸣叔叔安好。”

苏轼却顾不得诸多礼节丢开缰绳走上前去握住蒙天鸣抱拳的双手“前日才得知兄长被贬代州团练副使贤弟连夜追赶险些错过了为兄长饯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回目录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深夜异闻 宠妃再嫁 终极追凶 上医至明 网游之逆天小怪 沉浮 如何攻略皇后(重生) 妈咪,豪门爹地又来求婚了 宠妃再嫁 山村透视狂兵林若风叶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