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的坦克和械化大兵团发挥了高度的快速力和突击力,并成为中[***]队中勇敢而有才能的指挥官中的强大力量。甚至下级军官也起了变化,他们已经能够断行事,而且愿意承担责任。曰本帝国两个军团的覆灭,中国人的坦克由桑叶河向托尔特河的进军,标志着中[***]队历史中一个新时期的开始,这也是对西方的严重警告。在一个月后中[***]队的大举进攻中,我们再次领教了中[***]队坦克的迅猛行动。中[***]队不断增长的力量,及其坦克兵实施远距离、高速度作战行动的能力,我们应当格外注意。”
“中[***]队坦克兵突飞猛进的发展,值得研究战争的人予以重视。没有人会怀疑,中国能造就象赛德利茨、穆拉特或隆美尔这样的人。他们现在有几位将领就快达到这样的水平。然而还不只是成长起来几个有才华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中[***]队中一群冷漠而无知的人,既没有经过训练,也没有什么本领,却成了有头脑、有才干的人。经过战争的严峻考验,中[***]队的坦克乘员比原来的水平提高了许多。这样的发展要求有高标准的组织和计划工作。当然,这样的发展也反映在其它方面。例如,他们的空军和海军舰队等都在发展,中[***]队最高统帅部将采取各种可能的段促进其发展。”
“从清帝国时代到1911年革命,袁世凯的中华帝国时代和第二共和时代,中[***]队一直是一支庞大的、装备笨重、行动迟缓的军队。在欧洲的战役和第二次对曰本作战的行动中,对于中[***]队可以作出同样的评价。中[***]队坦克兵的兴起改变了所有这些情况。”
“中[***]队的一个特点是,即使是他们的坦克师,所拥有的车辆也要比西方军队少得多。如果把这归咎于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能力差,那是错误的,因为即使是装备有马拉运输车辆的步兵师,其牲畜和四轮货车的装备数量也是很少的。而且,中[***]队任何一个团或师在人数上,都大大低于西方军队的同级单位。但是,中[***]队任何部队中的战斗分队的人数,却同西方的水平差不多。这是因为他们的后勤和行政管理构的人员要少得多。中[***]队除注意保持军官、军士和专业人员的额定标准外,不会为争别的人员名额而伤脑筋。当部队需要补充时,往往要补充大量的士兵。中[***]队的后勤关不要担心服装、帐篷和毯子以及西方军队认为十分重要的其它物资。在部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