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想打你姐夫的主意了?”黄韵芝立刻猜出了弟弟的心思,笑着问道。
黄晟云可能是知道自己的算盘被姐姐猜破,又是嘿嘿一笑。
“姐夫,你那小钢炮有多余的没有?送我一门——不,我买一门成不?”黄晟云对杨朔铭说道。
听了黄晟云的要求,杨朔铭不由得一愣,以为这个淘气的小舅子在和自己开玩笑,但他很快便从黄晟云脸上的郑重神色看出来,黄晟云并不是在开玩笑。
“就是那种带背带的,炮身上有刻度,一个人就可以趴着放的那种,”可能是怕杨朔铭不明白,黄晟云着急的用比划了起来,“他们管它叫什么来着?对了,就是那个‘提式迫击炮’,我刚刚还看他们放来着,真带劲儿啊!。”
听到弟弟想要的东西,黄韵芝吃了一惊。
“你要迫击炮干什么?”黄韵芝紧紧盯着弟弟的眼睛,沉声问道。
“我们要去山东打曰本人!”黄晟云迎上了姐姐的目光,用坚定的语气说道。
“什么?你们疯啦?”黄韵芝惊叫了起来。
“我们没疯。”黄晟云转头看着杨朔铭,说道,“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姐夫,但我知道,这一次,咱们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凡是有良心有血姓的中国人,都应该挺身而出,要不然,咱们中国人就真得象朝鲜人一样,成为亡国奴了!”
“看样子燕京的情形不妙啊。”杨朔铭笑了笑,说道,“你先和我说说燕京你看到和知道的情况吧。”
黄晟云迫不及待的和杨朔铭讲起了他在燕京上学时的所见所闻,而听了黄晟云的讲述,黄韵芝愈发的担忧起来。
而此时的燕京,正象黄晟云说的那样,已经呈现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趋势。
“果然象‘白杨’预料的那样,英国人是在替曰本人说话。”
在燕京的“中国国家社会明煮工人党”党部,江雪莹将一张《顺天时报》递给了身边的同伴。
这张报纸的头,以醒目的标题,报导着转载自英国《泰晤士报》刊载的关于曰本向中国提出的“二十一条”的社论。
“……曰本向中国所提出之条件,既非苛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