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李虎以为是王小七埋伏自己,不料这么多人带了兵器。
他顿时肯定这不会是王小七能招得来的……二话不说重新上马,上了马,这些人便有人喊叫:“别让他跑了。”
李虎其实是想和他们搏斗一场的。
十几、二十几个人,他心里并不在乎,只是最近在民间生活,一再想起阿爸对自己的担忧,才压住拼杀的想法。
刚上马,“嗖”地就是一声弦响。
这黑夜中只能听风辨形,他凭着感觉用手一捞,不料没捞上,箭从胳膊‘荡’过去,扯了一道口子,直接穿透棉袖两边,跟手臂上横个木棍一样,而里头,能感到液体从伤口里出来。
他顿时一身冷汗。
每当这个时候,他都是‘性’子一起,想与他们周旋,但不知怎么回事,来了靖康,在民间生活,他就更爱惜自己了一样,没有意气用事,一振马缰,飞驰而去。旋即,他就幸庆了,身后又有弦声响起,看来不是一把弓,甚至有可能用的是弩……他咬着牙,却是不知道何时招惹到什么人,会被埋伏。
杨赶云?
他是有个大儿子落网,但是在他家搜出了他的罪证,军队那边,他大儿子也会被抓。
那么就等于他们一家一网打尽。
还能是谁呢?
想来想去,想不出来,童世魁虽然有嫌疑,但他远在沧郡,他能在自己去王家沟回来的路上伏击自己?
所以这些人远不了,起码自己去王家沟他们是知道的,快速调集人手。
而具备这个条件的,一个是东夏人,一个就是杨令公。
他的庄园虽然不在这儿,但乡里有他不少田产。
他有不少佃户、打手住在白河集的边上……要是他,他和自己何来冤仇?见自己出村,就立刻调人上来截杀?
路上又冷又静。
一路正奔驰,前头现出黑影。
李虎正兀自警惕,就听到李鸳鸯的声音:“是东家吗?”
李虎安心了不少。
驰到跟前,见到他和方海,也不下马,不忙着看自己的伤,狐疑地问他们:“你们怎么出现在这儿?”
李鸳鸯说:“还不是怕东家您出事,跑出来接您,你再别一个人到处‘乱’跑了,你现在是十里八乡的大财主。你知道不?这靖康,吃不上饭,铤而走险的人多,就是绑个票,也够东家您愁的。”
李虎便是这一瞬间,信任他们俩了,因为他们若是从村里来,满打满算也才能到这儿。他就一边拔袖子上的箭,一边说:“我遇袭了。师爷。给我分析一下,会是谁干的?”
李鸳鸯问了一番情景,陷入沉‘吟’。
三人往回去的路上走了片刻,李鸳鸯突然问:“东家,你说他们是不是会追来,我们在这里反过来埋伏他们一下,抓一个,不就知道是谁了?”
旋即,他知道自己也是军卒气促使的,这三人没兵器没啥的,在这黑灯瞎火的地方,伏击十几个人,能行吗?何况东家在,东家虽然神勇,但身份贵重。于是,紧急之中他打个弯说:“我就是这一说。当然不能这么干,否则我们不是自己送上‘门’?我怀疑是杨令公,不如让方海直接去白河,在那里等着,看着这些人会不会返回白河。”
李虎问:“那他安全吗?”
方海连忙说:“东家。安全。我就是一个伙计,他们能记我长什么样?”
李虎同意了,说:“那你去吧。注意好自己的安全。”
方海立刻就没入黑暗。
李虎称赞说:“鸳鸯,你有没有觉得方海这家伙,天生有一股军卒气?干啥都镇定,这跟着咱,说让去白河,也是不慌不忙,一点不怯。”
李鸳鸯心说:“什么呀。他本来就是军卒好不好,好几级的犍牛了,那可真天生。”
李虎却又说:“师爷。为什么你判断是杨令公。人都说杨令公的好,他为何派人杀我呢?我也没招惹过他呀。”
李鸳鸯说:“原先的杨县尉是他们家族的人。童世魁在的时候,他们有过‘交’流,那时就有冲突的苗头,后来东家表现了自己的勇力,就会更招惹他们机会。杨令公之所以声誉好,会不会就是他经常背后下手,把人杀了,还有人说他不好?”
李虎叹气说:“我还是想不出来他们截杀我的理由。”李鸳鸯想了一下,缓缓地说:“能熟练解石的工人,东家已经给到三十文了。这样下来,陈寨影响小一点儿,他们的地不在这边儿,而杨家在周围有不少地,明年招不到佃户的地,就不靠廉价雇佣村里的人,东家给到一天三十文,会是理由之一。”
过了一会儿,李鸳鸯又说:“我们和陈武之间的往来,前县尉怎么不关注?”
李虎陡然停驻。
这是他没想到的。
但他还是说,这也不足够。
李鸳鸯又说:“杨凌刚大哥那边,官府早已经不抓他,他为什么一直在外不回来,是不是这杨令公,一直在暗地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