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的大林村里片悲戚,不少户人家群起激愤的聚在起说着什么话,旁边的屋子里不时传出哭声。
被请来的大夫摇着头出门,推开家属的手道:“我实在尽力了,你们赶紧拉了人去京城吧,去保和堂这样的大药铺或许有用。”
徐大夫带着药童背着药筐过来时听到的就是这句话,他微微蹙眉问,“是什么病如此严重?”
那大夫回头看了眼徐大夫,看出他是才从山里采药出来的郎中,倒也不讳,“被马踩了,脾脏出血,我止不住血啊。”
徐大夫就撸了袖子道:“我去看看。”
躲在暗中观察的护卫犹豫了下,悄悄的退走,让人把才请到的游方郎中领走,“不必了,徐大夫去了。”
“徐大夫去,会不会牵连到姑身上?”
“你去盯着,我回去禀报姑。”
大林村受伤的村民不少,除了被马踩了最严重的俩人,其他人都是鞭伤,徐大夫边开药方,边脸难看的道:“我这里药不全,你们立即进城去买,要快!”
家属拿到了药方,脸犹豫的问,“这药贵吗?”
秋收还没开始,家里并没有多少存银。
徐大夫蹙了蹙眉,扫了屋里眼,从怀里掏出些碎银道:“先把药买回来吧。”
庄户们没想到这位从天而降的大夫这么好,感激的跪在地上磕了个头,这才三人做伴往城里跑去。
有徐大夫在,便是只有半条命都被他拉回来了,直到所有的病人都扎完他这才有闲心问句,“你们去打群架了,怎么伤得这么多?”
庄户们对徐大夫正感激不已,自然也不讳,气愤的道:“也不知哪里来了群傻子,竟然骑着马跑到我们地里去了,那些水稻可是眼见着就要收了,生生被他们糟蹋去不少。我爹和叔他们看不过去,带着人过去拦,谁知他们竟然就纵马伤人了……”
徐大夫看了他眼,没有说话,他的书童却跟着气愤:“可报官了?”
庄户看了徐大夫眼道:“那些人骑着高头大马,谁知道是不是京中的贵公子?只怕告了也没用。”
徐大夫已经收拾好了东西,背起药筐招呼药童,“天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庄户们连忙拦住,“大夫,我们还欠着您银子呢,现在天也快黑了,不如您就留下住宿吧,我们也好把借条给您。”
徐大夫就提笔快速的写了张借条递给他们,“这就是借条,你们画押就好。至于留宿就不必了,这里离京城也不远,在城门关闭前还能回去。”
庄户们显然没料到徐大夫这么干脆,看着借条时愣住。
徐大夫就把借条摊开,指了指上面的数字道:“放心,我不坑你们,借了多少便写多少,也不用你们交利息,有了钱以后还我就行。”
庄户们犹豫了下,上的老人就咳嗽声醒转过来,虚弱的道:“老大画押,把大夫送回京城里去。”
为首的个汉子这才按了手印,主动接过徐大夫背上的药筐送他出去。
徐大夫倒也不拒绝,径直回城去,只是没想到在城门口碰到了林家的个护卫,对方径直从他身边走过,徐大夫微微睁大了眼睛,却很快恢复了常。
他停下脚步,从那庄稼汉子的背上接过药筐,道:“刑部狄尚书出了名的公正不阿,你们若担心对方为权贵,不如去刑部递状子。”
又道:“你父亲和叔叔伤得不轻,要彻底养好最起码还得七个月,药只怕断不了。”
庄稼汉子脸变,他们这样的人家最怕生病,平时日子过得还不错,看着温饱不成问题,可家中没有余钱,只要有人生病,家里就得砸锅卖铁。
那还是小病,何况他爹和叔现在是重伤?
两人这几天的药费他们都负担不起,何况更久的?
“就算不能将那些人绳之以法,争些医药费却不困难。”
徐大夫留下若有所的两个汉子,背着药筐直直地回了郡主府,并不讳暗中的那些目光。
暗中的护卫也跟着徐大夫回了郡主府,俩人起去见林清婉。
徐大夫叹息问,“东家,我是不是给您添麻烦了?”
林清婉就笑道:“您救死扶伤是天职,怎么会是给我添乱呢?别担心,我只当不知道这事,你也不知这事跟谢家有关系,切不过出自本心而已。”
“就怕有些人不信。”
“那有什么关系,他们有证据吗?”林清婉要任起来也是谁都挡不住的。
林清婉看向护卫道:“将我们的人撤出来,让钟将军的人接手。”
“是!”
住在大林村里的村民们不知道,他们的亲人已经在生死边沿游走了好几回,要不是村子外面有人替他们守着,村子早挂白幡了。
个晚上都没到,这件事就在上层闹大了,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是谁把谢逸阳引到西郊去的大家心中多少有些数,可是谁在保护村庄就没人知道了。
总不可能是谢家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