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做豆奶茶,陶叶还是第一次尝试,在斟酌了半天后,她看着面前五花八门的豆子犯难了。
上辈子喝了不少奶茶,也喝过豆奶茶,本想着用豆奶茶代替奶茶试试看,可是事到临头陶叶才发现自己真的是想少了……
没错就是想少了!
先不说别的,她现在只想问一问,从前喝的豆奶茶到底是什么配方,而且这一粒粒的豆子,她该怎么把它们变成豆浆?
谢承初看着陶叶和豆子大眼瞪小眼。
“桃花你咋了?先生不是说王八看绿豆看对眼吗?怎么桃花也看绿豆?桃花你是不是想吃豆子了?豆子很硬的,你要先煮一煮。”
陶叶转过头一个眼刀飞过去。
谢承初吓得赶紧闭上嘴。
“我在琢磨赚钱的法子呢,你能不能别打扰我,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谢承初:“……”
“怎么还不过去?”
“桃花,我能不去凉快的地方吗?凉快的地方好冷啊,我想和方奶奶晒太阳去,还有你爹,我和他们晒太阳去行不行?我不想凉快……”
陶叶简直不想认识他……
“好了你别到处走了,去晒太阳吧,我待会儿做了豆奶茶给你喝,就是不知道这豆子怎么变成豆浆啊,都没有豆浆机,我怎么让它变成豆浆?”
谢承初瞪着眼睛站在后头。
“你怎么还不走?”
“我……我就是想给你说一声,你想做豆浆可以用石磨,以前村里就有一口大石磨,家家户户磨面的时候,都是去村里的磨坊的,不过现在不知道石磨还在不在,要是不在了,咱们也能买一个小的石磨,你就可以做豆浆了啊……”
看着谢承初怯生生的说完,陶叶老脸一红,心道失策,怎么自己脑子打铁了,居然还被小傻子比下去了,于是她背着手有些尴尬的走过来拍了拍谢承初的肩膀。
“嗯不错,很聪明,晚上给你做条红烧鱼吃。”
本来她是想拍谢承初脑袋的,可是个子太矮,手也太短够不到啊!
一想到还差一口石磨,陶叶屁颠屁颠的出了门,她记得以前方牙婆家里是有一口小石磨的,不过搬过来的时候她嫌太重,就丢在老屋里了。
眼下地震已经平息,很多人也回来找过自己家里的东西,有时候还能找到铜板啥的,陶叶想着石磨反正是石头做的,说不定没坏呢,于是便蹦蹦跳跳的往方牙婆的老屋里去了。
谁知一到那废墟上,就看见石磨放在院子里,陶叶兴高采烈的跑过去,低头检察了一遍石磨。
这口石磨倒是很不错,石头打磨得很好,又光滑又平整,推起来也很省力,唯一的缺点就是小了点,可能磨豆子要消耗不少时间,不过陶叶不怕,对她来说让石磨不停的转动,也就是捏个字决的事儿。
把石磨拿绳子捆了个结实,陶叶又拿油布出来包了石磨,这才捏了个字决,让石磨自己飘了起来,她则假惺惺的装作在提东西,拎着石磨就是一阵儿小跑,不一会儿就到家了。
新屋经过半个月的时间,第一层已经封顶了。
陶叶就怕这些工匠做得不严实,于是泡完豆子以后,便又去了工地,第一层已经封顶,第二层的墙体也修了近一半了,陶叶上去踩了两脚,只感觉和上辈子的屋子也没什么区别,一个泥瓦匠见了陶叶的举动,当下就笑起来。
“小姑娘,你这是做什么呢?”
陶叶腆着脸笑起来。
“我就是想看看结实不结实,万一走着走着塌了,或者睡着睡着掉下去了,那我不是亏大了吗?”
几个泥瓦匠一听都笑了起来。
“小丫头,你别担心,就是十个你在上面蹦蹦跳跳也不会塌,你看看我们这里不止十个大人吧,我们在这里它都没塌,何况是你呢?”
陶叶撇撇嘴。
“师傅,这里面是什么啊?怎么那么结实?我踩着不像是木板啊。”
几个工人师傅笑着点点头。
“你倒是有眼光,这确实不是木板,最下头一层是木板,然后我们用法子绊了泥浆,用的是糯米水,最上头又是一层木板,这样你们扫地就很方便了,虽然造价贵了一些,但是这样的泥浆干透了以后又保暖又结实,你家住在这样的屋子里,冬暖夏凉别提多舒服了。”
陶叶一听,这才想起来,上辈子看电视的时候,有个栏目说过长城就是用糯米水混合了泥土修起来的,原来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是不可小觑的嘛。
想到这里陶叶去了一楼,看着房顶上密密实实的房梁,陶叶彻底放心了,这回别说是三层楼的小屋,就是五层她也觉得这些工匠能够修出来。
于是乎陶叶又感叹了一遍屋子的神奇便回家去了,回到屋里她就和方牙婆坐在了一起。
她现在准备好好利用劳动人民的智慧,既然“糯米墙”这样的东西都能被老百姓想出来,方牙婆活了这么大把年纪,应该也能知道不少东西了。
“奶奶,我有个事儿问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