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
低沉的声音响在耳边,使得沈倾鸾蓝本紧绷的身材放松下来,只还剩微微的发抖。
短刀掉在假山旁细软的草丛中,唯有一声稍微的响动,在夜色下的虫叫声中并不清楚。
江氏似乎已经吩咐婢子折好了花,满足而回,华丽的长摆曳在身后,如孔雀的尾羽,尽是自满。
待人行过小桥,便已到了莲花池的尽头,那身形早远到不可细观,沈倾鸾却还是盯着并未移开眼力,直到一只手覆上她的眼睛,酸涩的眼里终是掉下两滴泪来。
“回往吧。”顾枭在她耳边低声哄劝,这是他难得的温柔。
可沈倾鸾却转过身来,将头牢牢埋进他的胸口,在他深色衣襟上留下一片湿迹。
“我知晓她不过天子手中一枚棋子,可我还是不明确,父亲为何要为这样二人断送自己。”
在沈倾鸾的过往里,爹娘兄长一度是她的全部。他们给了她七年庇佑,让她本认为自己至少半生无忧无愁。
而当这一切被击碎直至本日,她的生命中除了多上一个顾枭,便只剩下无边的恨意。
但顾枭不同,权场战场,尔虞我诈,他比沈倾鸾多太多的经历,自也明确沈崇一生忠于的并非天子,而是大央。
可他此时只能将沈倾鸾抱得更紧,因他知晓她心中什么都明确,只是不能吸收沈崇的逝世,换来的是恶人愈加逍远。
晚风渐渐,将她散在身后的发吹起几缕,挠在脖颈间有些微痒意,沈倾鸾轻咳一声,终是将脸从他的胸口移开。
只是正当她筹备与顾枭道谢之时,却瞧见十数提灯的宫人从小径过来,立即便把顾枭推了出往。
在她抬头时顾枭的手便已经有所松动,于是猝不及防还真被她推得后退一步,然还未多问,只见沈倾鸾转头离开,连带着脚步都快了很多,
看在他眼中是赌气,却不知晓沈倾鸾根本就是羞愤难当,落荒而逃。
两人先后离开玉浮楼,为了避嫌,沈倾鸾一路没敢耽误,总算走在了顾枭前头。
方才顾枭随着出往的时候,丞相心中已是暗道不好,此时沈倾鸾回来便带了些微的训斥之意,口中问道:“往了何处?”
沈倾鸾未敢看他,只是回道:“前头莲池风景甚美,便多看了几眼。”
自进宫面见到天子直至现在,沈倾鸾几乎都是垂眸敛目标样子容貌,一来是遮蔽自己心中真正的情绪,二来是尽量显得温柔。
而显然她这姿势骗着了天子,至少眼下他对沈倾鸾算是无多器重。
重进席间,沈倾鸾只静静听着丞相与天子二人对话,然话虽进耳,却没听进往多少。
倒是没过一会儿顾枭便回到玉浮楼中,深深瞧了沈倾鸾一眼。
“前头说起顾将军出宫建府一事,朕想着现在选址正是时候,便与丞相多聊了几句。丞相说前太傅府已被朝廷收回多年,如今赐给你也不失体面,只是不知你心中如何作想。”
提起自己本来的住处,沈倾鸾手中微微一抖,险些碰到了旁边的酒盏,好在天子并未注意到她那头,因此未曾看见。
实在照理来说,顾枭并不好接前臣府邸,何况太傅有罪,府里更是一把火烧尽了百条人命。然丞相提及此事,便阐明如此决断亦是尚可,顾枭便应了下来。
天子见此倒无太大反响,只随口提道:“前任太傅一家赐逝世,府中煞气定然不轻,不过顾将军立下战功累累,估计也不惧这些。”
听他此言,顾枭虽未往沈倾鸾那里看,却也知晓她眸中多少暗恨之意,于是回道:“数年已过,多少亡魂皆转世为人,各有新生。”
“顾将军说的有理。”天子笑得畅快,大约是将顾枭的意思曲解为了不足为惧,“那朕便以此杯,贺顾将军回朝之举。”
顾枭举杯,朝天子远远相敬,余光且瞥向沈倾鸾那边。而后者则是自回席后一言未发。
宴至终了,笙歌渐歇,天子许丞相带沈倾鸾先行回府,只将顾枭留在了宫中,大抵又是一番长谈。
从玉浮楼出来这条路,沈倾鸾并不是第一回走。只是前次来时,她孤身一人,却仍能将头抬起,而此时虽有人走在前方,她却垂眸敛目,不知情绪。
直至宫门,丞相府的车马停着,二人坐进马车之中,丞相才先开了口。
“太傅沈崇乃罪臣之身,你可知晓?”
丞相问得平庸,沈倾鸾却不能安静,她睁着泛红的眼睛回看丞相,“我父亲为国思虑,何罪之有?”
对此言论,丞相却还是那副神情,好似并未放在心上。
他转动手中的玉珠,问沈倾鸾:“为国思虑?谁又知晓?又有何用?”
是了,无用。
皇都之中那么多人为他叫屈,到头来除却留下一腔惋惜,又有何用?
沈倾鸾双手越握越紧,却是强忍着不让眼中的泪水掉下来,可丞相并无怜惜之心,见她不言,便又持续自己本来未说完的话。
“本日我之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