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都城。但是他们一定会死保燕州城?
那些西灵人的王帐甚至设在冥泽,而非是汉地的任何一个大城之中啊!
“多谢先生提醒,刚才是在下怠慢了!”李奇迅速的说着。不管此人是否只是一得之愚,然而这时候提醒自己这些,就已经很重要了!
“且慢!”王普淡淡的笑道:“不知道将军是要奉命拿下燕州城,还是要全歼北地巫人?甚至是控制整个燕州呢?”
李奇一惊,这句话问的十分刁钻。这三个问题看起来差不多,然而李奇心中清楚,其中的结果差的就太远了。
而且这人还有意无意的提到奉命……这就是在言语之中试探的并不只是李奇了,而是范易……莫非这是试探世子的胸怀气魄?
方今之世,不仅君择臣。臣亦择君。有着大本事的脾气古怪,却没有那么容易轻易肯归心投靠的。
李奇甚至听范易讲过一个史书之中没有记载的故事。说是某个朝代,有位占据江左的朝廷之中。叫做桓温的权臣北伐,打到了旧都关中所在。
就有一个不修边幅的士子求见。扪蚤论天下,举手投足之间,天下各路群雄彷佛一个个被他按死在身上的跳蚤一般。
桓温见了大为心折,知道此人是不世之材。然而王猛论定桓温不是真心北伐,没有常驻关中之意,不肯投靠。后来那位桓温成了关中兴起的前秦的宰相,使前秦雄霸当时。
这个故事,虽然李奇翻了很多史书都没有见到。但是既然从范易口中所说。那定然是真的。
得一人而兴天下,失一人而亡一国的教训不要太多。
世子虽然打下了大半个中土,然而还有西灵那个强敌在侧。却非是可以轻忽英雄豪杰之时。哪怕现在暂时还不能确定此人真是那般的不世之材!
因此,李奇越发对王普越发的客气了几分,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世子替大将军出征,自然要戮力克复,恢复天下!”
这王普就同样高看了李奇一眼,心中赞叹着。原本以为这李奇并不是太过出色。却被范易寄予方面之任,未免有些不识人!
但是这时候亲自和李奇接触之后,心中就开始赞叹了起来。也许此人军事才能并不是那么惊采绝艳。然而却有着大将之风。刚才这一句话,更是说的王普都只有击节赞叹的份儿了!
看起来,范家的那位世子,果然不是普通的人物。
既然生出了如此念头,王普就笑道:“想要全取燕州,那就困难一些,不能让这些巫人逃掉了……”
李奇大点其头,心有戚戚焉。打败这些巫人不难,尤其是在想到这些巫人会仓惶逃走之后。但是想要一心拦截这些尽数是骑兵。来去如风的家伙们逃走,就非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只要让其逃走。就会后患无穷。成为边患不说,更有可能投靠西灵。引西灵骑兵杀入……
北方巫人占据燕州近二十年。熟悉地形等各种情况,引西灵骑兵杀入燕州,麻烦就大了。
“我有三策,以供将军选择。”王普说着。
李奇愕然,跟着这个叫做王普的家伙说话,总有一种智商被碾压的感觉。自家只是模模糊糊地想到了一个办法,而王普就已经想到了三个成熟的策略。这让李奇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计将安出?”
“下策是围三缺一,故意放跑这些巫人。将军派人在半路伏击之!”
刚才李奇隐约想到的,就是这个办法。只是还没有彻底想明白该如何实施。
然而这个时候,这位王普已经来到了帅案之前。用着各种令箭之类的东西,摆出了一个简陋地形来。
然后说明着如何围三缺一,如何利用地形,促使北燕骑兵逃窜到预定陷阱,然后伏兵杀之。
这就非是纸上谈兵那么简单,却是对于燕州城附近地形如掌上观纹一般清楚,才能够提出如此计划。
听的李奇大为赞叹,却问着:“王先生此计策大好,怎么说是下计?”
王普听了,淡淡说着:“这计策有些复杂了,若是其中出现一点变动,就会放跑巫人。再者,如此埋伏,也很难留下三万骑兵。顶多拦截下一部分而已!”
李奇听了,不得不赞同。骑兵之间战线比步兵松散多了。马匹身形庞大,奔驰又快速,中间留下巨大空隙,防止冲撞。
因此,这燕州城之中的三万骑兵逃窜而出。那就是方圆数里的规模。要多大的埋伏圈,才能将其彻底装入其中?
因此,想要全部留下,根本就不可能。顶多留下一半到三分之一,就算不错了。
“中策就是立刻派兵拿下并修复燕山关!只要此关修好,隔绝燕州和草原。如此就断绝了这些巫人逃回关外的之路,已经是瓮中捉鳖之势!”
李奇听的眼中一亮。迅速的扯开地图。仔细观察。
燕州城北三百多里之外,便有着连绵大山,如同天然屏障。隔绝了中土和关外。其中有着天然通道,那就是燕山关所在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