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节蒋继英(1/6)

作者:wanglong
汉冶萍联合公司的复苏固然很重要,但比起蒋继英里正在紧张进行的金融改革就不足道了。

压在蒋继英身上的担子是很重的。第一是中央银行的组建,涉及大清银行、交通银行两所官办银行的合并重组;第二是金融改革,费银本位而导入金本位。

相比成立有货币发行权的中央银行进而整顿混乱已极的货币市场,废除银本位而导入金本位就难度更大了。

蒋继英早就发现银本位的问题了。银价持续下跌早已不是秘密,稍微有心的金融界人士都发现了,最直接的起因是1873年遭受金融危的美国废除了银币的自由铸造,将金银复合本位制调整为金本位制,银价立即狂跌,国际游资迅速涌入了银本位的中国,疯狂用白银抢购各种商品,特别是原材料,导致了银价的迅速贬值。蒋继英虽然发现了这一事实,但他入行并不算早,而且,中国严重缺少该方面的理论人才,更没有翔实的统计分析。直到1909年他策划橡胶股市经老狄文介绍认识一个中文名叫精琪的美国人,方晓得这位精琪先生1904年便向满清政府提出了导入金本位的报告,并且提供了他所掌握的数据。

数据是触目惊心的,据精琪说,如果以1873年的比价为100,1879年仅仅过了六年时光,银价就下跌到了89年为71,1894年为48。1903年为36。也就是说,实行银本位的中国,三十年间总资产被蒸发掉三分之二!

这是蒋继英第一次透过数据来看金融战争的残酷。他开始收集相关资料研究,并且网罗人才在他所管的商业银行内部成立了一个小构专门研究金融及汇率问题。直到蒙山军占领北京,他见到了交通银行的梁士诒,急于立功以获得新朝地位的梁氏就他所知对蒋继英倾囊相授,力主废除银本位建立金本位,而且越早越好。

梁士诒对蒋继英说,其实很早就应该注意到银子出了问题了!三十年前。沈葆桢从英国汇丰银行借款200万两的条件就是借银还金!便是自诩精明过人的盛宣怀也吃过大亏!以后这种条件的外币借款越来越多,因此出现了一个“镑亏”的专有名词,成为了朝廷的沉重负担,据我所知。光是庚子赔款,每年的“镑亏”就有700万两!这如何了得?!蒋先生是大帅金融业的干将,深受信重,若要革除弊端,非先从此入不可!试想,从百姓中收取700万银两是何等的不易?就因为一个“镑亏”的存在,转眼就没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海贼之路飞主播 婚后宠爱之相亲以后 造化至圣 小爷不是吃素的 全球灾变:我的武功自动修炼 我当方士那些年 雨洗柔情思漫漫 最后一个道士(完整无错) 江湖锦衣 普罗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