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那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
云台山、桃坞前,正是桃盛开的时候,漫山遍野的桃开得正艳。
今天是三月三,女儿节。
真正是“人面桃相映红”,如今桃丛中正有一队宋朝仕女、七八个人围着几株桃树散坐着,相互传递着杯盏,轻声细语欢笑着。
“女儿节”是宋朝未嫁女子约会情郎的日子,这六七名女子当然带齐了男伴,她们三三两两地闲坐,男伴则围在他们周围献殷勤。有欢声笑语在男伴手上品尝水果的,有亲热帮男伴擦汗递手帕的,也有两两围坐在一起,只管把柔情蜜意的话低低倾诉。
好一幅仕女嬉春图。
诸位男伴当中,数一名身材胖乎乎、脸上带着弥勒佛似憨笑的家伙最有威风,他带了足足二十余名家人,另外还有六七名头戴范阳帽,身披军袄的军汉伴杂其中。有这些穿制服的人存在,这伙人便堂而皇之把住了整个桃林,使得闲人都不敢靠近。
欢声笑语中,鼓声软软地响着。桃树下,一位蒙着双眼,身材瘦削,很有点娇憨态的鹅黄衣衫女子,用细胳膊有一下没一下敲着鼓。鼓声隆隆中,诸位女子手中传递着一朵绢,每个接到绢的人,活像接到火炭一样,赶紧把手里的绢传递给下一位女伴。
但也有人不在意,绢传递到一位身材丰满,脸庞圆润,连手背上也有着婴儿般可爱的肉窝窝的大眼睛姑娘时,她显得不慌不忙。先是娇媚地拿起鲜,假意嗅了嗅并不存在的香味,而后在同伴的催促当中,才笑着将朵递出。
鼓声恰在此时停顿。
“哎呀”,坐在她肩下面那女子赶紧缩手,脸上带着欢快的笑,推了推身边的男伴,:“这儿我可没沾手,还是你来吧——诗词对你来就像我绣一样,事,我还正想听一听你的大作。”
那位持女孩鹅黄春衫上披着嫩绿褙子,脸上带着媚媚的微笑,鲜嫩的仿佛一只只煮了七分钟的鸡蛋,她稍稍扭动身体,头上的金步摇便与胸前的饱满一起颤动,令人耳热心跳。偏她还斜了一眼众女:“我不信,这女儿节里,你临出门的时候没提前找几个捉刀人,早早写下几篇诗词袖在怀中?这会儿还不念出来,让我们听听阁下的佳作。”
她这一斜抛眼神的动作,现代人称之为“抛媚眼”,端的是勾魂摄魄,令旁边的男伴们看的直吞口水。
被她调侃的女孩啐了一口:“哎呀呀,鲁班门前不耍刀,李白墓前题不得诗。有你这个海州第一才女坐上座,我就是提前一年,找上十个捉刀人,呕心沥血做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