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发现场就是这么个情况,法医和技术人员还在忙碌,试图寻找更多的线索。专案组的精英刑警们,却已经在王志胜身边围成一圈,地点就在餐厅那边,隐约有了召开现场案情分析会的架势。>
“老郭,你们是第一时间出警的,把所有情况,从头至尾说一次。”>
在用眼神请示过王志胜之后,刘云峰眼望老郭,说道。>
“好的,刘支,情况是这样……”>
根据老郭的叙述,整个案情开始清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我们是在八点十二分接到的报警电话,直接从110那边转接过来的,我们立即出警,赶到这里是八点二十六分……”>
老郭的表述非常严谨,时间精确到分。>
这也是资深刑警的基本功。>
案情基本上和大家了解的差不多,很快就开始进入分析环节。>
“大家有什么意见,都说说吧。”>
王志胜四下环顾,沉声说道。>
“我认为这个案子,极有可能是孔彰做的。”>
第一个开口的还是刘云峰。大家都很自觉,以静北市局的同志们为主。>
“理由呢?”>
“因为孔彰和受害者彭先发有仇。”>
“六年前,孔彰的哥哥就冲击过安城计生委,当时彭先发就是安城县计生委主任。孔彰估计一直记着这个事呢……”>
“另外,从案发现场的情况来看,凶手很显然非常的富有经验,两个被害人,都是一刀毙命,都是三棱伤口,五六式刺刀造成的。只有用习惯了这种刺刀的人,才能做得这样干净利索!”>
“孔彰上过战场,打过两峰轮战,五六式刺刀,正是那个时期,陆军野战部队的制式装备……不是杀过很多人的人,下手不会这么狠!”>
这是妥妥的杀人技,不带半点水分的。>
“但是,这和孔彰团伙以往的作风,有些对不上……”>
刘云峰话音刚落,立马就有人提出了质疑。>
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扫了过去,王志胜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案情分析会,鼓励每个人发言,鼓励每一种不同的思路和分析。任何案子,一上来办案人员的思路就高度统一,未必见得就是好事。>
有时候很容易“带偏”,一旦方向错了,就会钻进死胡同。>
连一个可以纠正错误的人都没有。>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孔彰这个人,做事是非常小心谨慎的,他们以往的几次犯罪,基本上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有人情不自禁地开始点头。>
确实如此。>
这一次要不是叶九从苏氏太极拳招数入手,这个案子依旧是一团迷雾。>
“而且以往他们犯罪,杀人都是用枪。韩武军将金店保安员打倒之后,也是开枪杀人。两次绑架撕票,都没有用刀,受害人是机械窒息性死亡,是被绳子勒死的。由此可见,孔彰并不喜欢用刺刀杀人。所以,不能因为孔彰当过兵,能够熟练使用五六式刺刀,就断定这个案子是他们做的。”>
“如果这个案子真是孔彰做的,那为什么他这一次要一反常态,留下这么明显的线索?”>
屋子里忽然变得沉默下去,大家脸上都露出了沉思的神色。>
不得不说,这个质疑很有道理。>
一个行事一贯谨慎小心的人,忽然漏出这样明显的破绽,是需要理由的!>
没有过硬的理由,这个案子就不能和其他几个系列抢劫绑架杀人案并案侦查。因为一旦并案侦查,就意味着孔彰和他的同伙将被列为本案第一顺位嫌疑人,其他人的嫌疑就被自动排除了。>
万一搞错,那么真正的凶手就有可能逍遥法外,有足够的时间来毁灭罪证,甚至外逃。>
等发现搞错了再回头,早就错过了最佳的侦破时间。>
“我支持刘支的意见。”>
就在大家都陷入沉思之时,叶九忽然开口说道。>
“哦,说说你的理由。”>
王志胜饶有兴趣地望着他,说道。>
这个案子办到现在,除了最开始抓捕韩武军,此后叶九便一直保持着沉默,以至于很多人几乎都快要忘记了,专案组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说起来也难怪,在这一大堆精英刑警面前,叶九同志乃是扎扎实实的小字辈。>
当然要恪守规矩,多看少说。>
不过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叶九自也不能继续三缄其口了。>
“孔彰这次忽然改变风格,是可以解释得通的。他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了,所以这个案子,是他外逃前最后一次了结心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