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陈卫红开始思考和准备明天的工作。--收书学费、发书、进行开学教育,这些是必要的。其他呢?陈卫红头脑中设计出多个方案,但都觉得似乎有些不妥,干脆找出一个本子,开始分析和设计。
首先,陈卫红拟出几个问题:开学第一天的活动,目的是什么?哪些活动载体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活动的形式是什么?如何通过评价和‘激’励促进活动的开展?如何拓展延伸这一活动?
接着,陈卫红在本子上写下解决这些问题的初步方案:
开学第一天活动的目的:第一,让学生“收心”,意识到假期已经结束,现在已经开学,要把心思放到学习上来;第二,与学生建立初步的友谊,获取学生的初步信任,尽量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亲近感和好感;第三,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规矩意识,用规矩约束自己;第四,初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对症下‘药’地设计后续教育方案;第五,为后天正式上课做好准备。
主要活动设计:第一,主动与学生群体、个体进行沟通‘交’流,打破因为陌生而导致的人际情感障碍;第二,展示自己,包括学识、才艺;第三,介绍自己的治班理念和工作目标,为让学生主动配合打下基础;第四,从小细节着手,拟订出班级基本规矩,严格按要求训练和督促学生;第五,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第六,收取书学费、发放书副本;第七,编排座位。
对于第四点,陈卫红首先拟订出十条规矩:
第一,按时上下课。预备铃响后立即进入教室,在座位上坐好,摆放好书本文具;放学后及时回家。
第二,课前一支歌。每节课前,全班同学齐唱一首歌曲。
第三,师生互问候。每节课上下课,学生全部起立,师生互致问候。
第四,摆放好桌凳。进入教室,立即将附近同学座位上的凳子放下,将桌凳调整整齐;下课后,将凳子放到课桌下面,不影响其他同学通行。
第五,室内禁疯打。教室内严禁疯打和高声喧哗,不能影响他人学习。
第六,不欺负同学。同学间严禁打架斗殴,严禁欺负同学,或者伙同外面的闲杂人员欺负同学。
第七,保持好卫生。一是定期自查、互查个人与座位周边卫生,二是每天早晚两次打扫教室内外卫生,三是每天两人负责教室内外卫生保洁。
第八,按时‘交’作业。按时完成并上‘交’课堂作业,每天早上按时上‘交’家庭作业。
第九,待人有礼貌。尊敬父母师长,不说粗话脏话,待人礼貌热情。
第十,及时改错误。对于每天作业、每次检测中出现的错题,用一个专‘门’的本子抄下来,重新做一遍,‘交’给老师或指定的同学批阅。如果仍有错,再行重做,直到完全正确为止。
拟出这十条,对于具体如何实施,如何评价,陈卫红在头脑中有个初步的想法,嫌书写起来太麻烦,而且天‘色’也比较晚了,决定早点睡下,准备明天根据实际情况,“见子打子”,随机应变。
正月十八,天空有些‘阴’沉。早上七点半,陈卫红按照事前的约定,在一个路口与等在那里的先英汇合。见先英前背着一个背筐,陈卫红坚决地拿过来自己背上,与先英一路往丰咀村小学走去。
路上,先英告诉陈卫红,丰咀村小学所在地,原是民国晚期一个大户人家的院落,新中国建立后,被收归国家所有。六十年代末期,开始在这里建立起丰咀村小学,一直沿续到今。目前全校包含陈卫红在内共有五名教师,五个年级共五个教学班。
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校院子里的村民,特别是与陈卫红将要接任班的教室共壁的‘毛’姓人家,与学校的关系比较紧张,曾经多次发生冲突。
‘毛’家有两个儿子,一个搞建筑,一个做生意,与黑白两道都有些‘交’情,在当地很吃得开,丰咀村小的老师们都不敢招惹他们,以往的冲突,最后都以学校妥协告终。后来,这家人就越来越不把学校的老师放在眼里,更加为所‘欲’为。
介绍完情况后,先英善意地提醒陈卫红,在这里,遇事尽量多忍多让,特别是不要去惹‘毛’姓家庭的人,因为他们家与村长是亲戚,还有两个儿子是‘混’社会的。
听到先英的介绍,陈卫红没有太在意,随口答应了一下。
沿着崎岖的山路,两人大约走了一小时,到达丰咀村小学。
看到丰咀村小学,陈卫红心里凉了半截。这是一所什么学校啊?
丰咀村小学所在地丰咀,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占地近千平米,几经拆建,仍可以看出当年的构架。整个院落共三进,丰咀村小学占整个院宅面积的一半多一点,共有十来间屋子,其中教室六间,其他房屋有六七间。另一小半的面积,由六七户村民居住。多数村民都将住宅的大‘门’改到院子外面,只有‘毛’姓人家,住宅的大‘门’在学校所在的院内。
村民的住宅维修得还算比较完整,学校的校舍部分就疮痍满目了,篱笆墙壁大坑小‘洞’,泥巴地面凹凸不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