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没有经过多少复杂的手续,范剑南和冯瑗等人就进入这个世界上最的国家梵蒂冈。▲∴▲∴▲∴▲∴[更多好看的就上比奇中网]漫步在斑驳的历史建筑之间,却也仿佛穿越时空,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异地。
按照常理,梵蒂冈这个宗教“城国”根本不可能存在:它的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三面城墙环绕,只留一个门方便出入;整个国家完全被意大利包围,没有矿藏、没有工农业,生活基本物资都依靠意大利供给,它没有强大的军队,仅有寥寥的几位禁卫军把守着国家的那道门……
但是,这里缺实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它有自己国家的邮政、电讯系统;设有国际信息通讯社和广播电台,24时以6种语言向全世界广播;它还出版自己的报纸,并在100多个国家、地区派驻“大使”、“公使”。梵蒂冈的机构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邮局、一家电台、一个飞机场、一家医院。而且,在这个“桃花源”里,有着独一无二的梵蒂冈图书馆。
今天的梵蒂冈图书馆楼翻修于1984年。面朝西,馆门非常窄,整个建筑显得很不起眼。但两扇木门书卷气十足,每扇门上镌刻着三组罗马神话浮雕,配有拉丁铭。左边一扇上刻着:哲学,学,音乐;右边一扇刻着:艺术,自然科学,天算学。
梵蒂冈图书馆的一切都会让人宛如回到中世纪,回到欧洲王室和教皇二分天下的氛围里。那个神权统治西方世界的时代。所以这里规矩很多。图书馆保留了中世纪的读书木架,阅读时,手稿必须摆放在专用木架上,手指不能在手稿表面停留。即使在自己的本子上做笔记,也只能用铅笔,钢笔圆珠笔等一律不能带进图书馆;翻页时也不可持笔在手。要求非常严格。这里的管理员会不间断巡视。
要进入这个大图书馆的手续,甚至比进入这个国家更加繁琐。范剑南等人凭借那三张特殊的卡片,在办理了繁琐的借阅手续后,得到了一张阅览证和《入馆须知》。
而那张《入馆须知》上写着:“无论入馆前后,本馆都有挑选读者的绝对自由”,“读者必须遵循本馆工作人员的指令,没有讨论的余地”,否则将终身不得再进入图书馆,俨然是种神权至上的霸气。
由于出示了那三张卡片的缘故,范剑南和冯瑗等人才被准许进入了图书馆的内部。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图书管理员似乎正在等着他们,在仔细看过了他们的拿来的三张卡片之后。那位图书管理员才点头,示意他们跟着他向内部走去。
怪异的是这位图书管理员却没有把他们带进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