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青龙峡里还有约两万余人未来得及通过,他们急忙在天黑前退回到河口镇。
而,二月初四日,巳时左右,北京城西直门外,旌旗飘舞,高搭彩棚,数百人的仪仗队,两边击鼓吹笙,场面热闹非凡。李邦华和东厂提督曹化淳端坐在彩棚之中,两人奉圣旨在此恭候将要路过此地的平西王侯吴三桂。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随着探马的不断增多,便可以看到不远处漫天飞扬的尘土,听到阵阵的马蹄声。午时许,但见一骑人马,高搭着明字大旗和吴字大旗,气势恢宏,雄壮威风,踏着威武的步伐而来。
不远处,吴三桂看见了这边的彩棚仪仗,连忙翻身下马,旁边的副将连忙接过缰绳,吴三桂快步走上前来。而李邦华与曹化淳也连忙出了彩棚,起身相迎。
来到近前,吴三桂连忙跪倒在地,口中说道:“臣宁远总兵、平西侯吴三桂恭请吾皇圣安。”
“圣躬安!”李邦华说道。
“卑职叩见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李大人。”吴三桂接着说道。
李邦华笑着连忙将吴三桂扶起,笑道:“吴将军为国效力、上阵杀贼就不必再讲这些虚礼了!”
吴三桂也笑着起身,对旁边的曹化淳施了一礼说道:“卑职见过曹公公。”
曹化淳笑着说道:“吴将军果然是气宇不凡啊!”
“承蒙公公夸奖。”吴三桂笑道。然后三人边说边笑的走进了早已准备好的彩棚里,
进了彩棚,三人依次坐定,马上就有下人端上来一桌丰盛的酒宴,为吴三桂接风。
李邦华亲自给吴三桂斟酒,吴三桂慌忙起身说道:“大人这样可折煞末将了!”
“快坐下,吴将军。”李邦华摆了摆手说道。“这酒啊不是我要给你到,是皇上的圣旨。昨日皇上接到了你今日将要路过北京,特别下旨,让我和曹公公在此为大人设酒洗尘。皇上还特意让我为将军斟酒,说他老人家不能亲自不能来为将军接风,让我两一定要把将军伺候好。”
“末将何德何能敢受皇上如此抬爱!皇上夙兴为国,还能惦念者末将,末将实在是感激涕零,如今末将甲胄在身,前方告急,末将不能亲赴皇宫叩谢皇恩,还望李大人和曹公公代末将感谢皇上的大恩大德。”吴三桂略显激动的说道。
立邦华和曹化淳都笑着点头,接着他们三人把酒言欢,几杯酒下肚,吴三桂起身说道:“李大人、曹公公,末将身负皇命,二月初七之前要赶到太原,请恕末将失礼,先行告退了!”
“将军这事哪里话,将军心系皇命,有什么失礼不失礼的!”曹化淳笑着说道。
接着三人,一同出了彩棚,李邦华振臂一呼:“奏乐!”
顿时,钟鼓齐鸣,笙箫共响。在激昂的乐声中,吴三桂转身上马。看着吴三桂,曹化淳上前说道:“吴将军,皇上说了,他在京师等着将军报捷的佳音。”
“末将定不负圣命!”吴三桂在马上抱拳说道。
李邦华望着吴三桂远去的背影不由得想起了,当年毛伯温出征时,嘉靖皇帝所作的出征诗:
大将生来胆气豪,手执秋水雁翎刀。
风吹疉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地中蝼蚁岂能逃?
待到太平归诏日,朕与将军解战袍。
看着远去的吴三桂,曹化淳叹道:“吴三桂啊!吴三桂!你可千万别辜负了皇上的期望啊!”
“是啊!”李邦华点了点头说道。“吴三桂肩上的担子可不轻!”
而此时此刻,养心殿里,李昱晗正拿着倪元璐托张拱薇送来的密信,他屏退了所有下人,独自一人在那发呆。
看着凤凰山的事,原来是有人蓄意而为之,李昱晗是又惊又怕,他万万不会想到,竟然有人敢对太子下手。那么,他们敢对太子下手,那他们怎么不敢对他这个皇上下手呢?
越想李昱晗觉得越害怕,这是他来这后第一次发自内心的恐惧,他竟然一下子觉得身边没有一个人可信,他竟然对范景文、李邦华一下子都起了疑心,他甚至怀疑王承恩,甚至在怀疑凤凰山之事是不是倪元璐自编自演的一个谎言……一下子,李昱晗似乎觉得整个世界都不可信了、
李昱晗无奈的坐在书案前,他在问自己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
正在这时,王德化正要准备进殿,但走到门口,看到所有的小太监和宫女都在殿外伺候,王德化谨慎的叫过一个小太监低声问道:“这是在怎么回事?怎么都在殿外伺候?”
“回三祖宗的话。”那个小太监也小声说道。“皇上刚才接到了一封密信,皇上看罢就把我们全部赶了出来。”
“什么信?”王德化问道。
小太监回答道:“这个小的就不清楚了,这封信十分隐秘,是直接送到皇上手中的,小的连信是哪里来的都不知道!”
王德化点了点头说:“知道了!在殿外小心伺候着。”
“来人啊!”正在此时,殿里传来了李昱晗的声音。李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