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88.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88.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第491章 面条国加入盛筵(1/2)_明波万里_新笔趣阁
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91章 面条国加入盛筵(1/2)

作者:蜚短流长
1;912;5991;;19;19;19;6;5;5;1;8;1;21;6;9;11;09;;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并加关注,给《明波万里》更多支持!

臼于时代的局限,以及20世纪90年代之前德国人对于海洋领域认知的浅薄,老首相误判了意大利的价值。

但对于意大利在未来战争期间是否会履行三国同盟条约加入德奥一方参战的判断,精通外交谙熟欧洲各国矛盾的老首相应该在订立盟约的时候便有了清晰的认识。

奥匈和意大利之间的关系,是完全无法调和的死敌对头,是任何的让步也换不来的缓和。在意大利国内,从王室到高层再到普通国民,对于奥地利人的仇恨是一种普遍意义的全民族仇恨,也许要比后世中国人对倭矮子的仇恨还要更为强烈。

历史上,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和奥地利帝国时期,哈布斯堡王室一直据有意大利中北部的大片土地,若不是拿破仑二世基于与他叔父伟大的拿破仑一世陛下一脉相承的革命理念和自由精神以及早年“烧炭党”的特殊经历,从而给予了撒丁王国有力的帮助,若不是意大利人赶上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期,趁着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的机会搭上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统江山时期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近乎无敌的普鲁士人的战车,从而收复了被奥国占领的威尼西亚省以及由法国驻兵属于教皇国的罗马,意大利也许到21世纪也无法完成统一。

在一战爆发时,意大利人加入三国同盟的先决条件已然不复存在了:1911年——1912年的意土战争,意军取得对土军的胜利,在战后的签订的《洛桑条约》中,意大利人取得了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塔尼亚实质支配权,两者合二为一便是利比亚。

意土战争的胜利意味着意大利完成了在北非的阶段战略目标以及和民族恩人法国之间的和解,随后意大利人又将注意力重新放在找机会对庞大的二元制帝国复仇上面。

这不但是全意大利人民族仇视的推动,也有着现实的利益:

奥匈直到今天仍然占据意大利人的国土,位于阿尔布斯山麓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南蒂罗尔和特兰托、亚德里亚海边富庶的港口的里雅斯特。收复上述国土不但意味着意大利基本完成统一大业(撒丁王国曾经为了酬谢法国的帮助将萨伏伊和尼斯割让与法国),也将彻底切断北方国家伸过阿尔卑斯山的爪子,意大利北方的安全环境将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随着大战爆发,意大利国内形成了两种主张:

其一,不参与这场战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对意大利的实力不自信,意大利本身综合国力便排在欧洲传统五强国之后,与贫穷的沙俄相比都有相当差距,且意军在战场上除对连巴尔干国都可以欺负的欧洲病夫奥斯曼土耳其取得过胜利以外,在对欧洲其余国家的战争中表现一向不佳(加入普鲁士一方参与普奥战争的意军在意大利战场无论海军还是陆军都被奥军打得溃不成军,以至在战后奥地利人认为自己是胜利者,拒绝直接将威尼西亚直接交给意大利人,而是交给普鲁士,再由普鲁士转交给意大利,如此侮辱性的举动让意大利成为整个欧洲的笑柄),担心在欧战之中无法取得预想收益,相反,却要付出惨重代价。

其二,加入协约国一方。意大利领导阶层有着普遍的亲英情节,对同盟国开战既可以夺回被奥匈占据的土地,又能站在意大利上层眼中不可击败的不列颠一方,从而保证在战后能够得到足够的利益。

没有任何人想要履行三国同盟盟约,加入德奥一方参与战争,忘恩负义没有原则的美食家们,已经将国家信誉当成了一张废纸。

战争爆发之初,出于对奥地利人根深蒂固的仇恨,意大利统一战争期间的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的子孙后辈们组织起旅级规模的“意大利志愿军团”参加了法**队,在战场上表现十分英勇(强出意大利正规军不知多少个档次),连老英雄的两个儿子都战死沙场。

然而,德国人在西线以一己之力力扛英法比联军反而隐隐占据着优势,在东线以偏师对抗庞大的俄罗斯军队占尽上风表现出了极为强大的实力,这让意大利人投鼠忌器,他们一边进行局部动员,组织起一支10万人的庞大陆军,一边向奥匈讨要被其占据的原属意大利的地区,声称若奥地利将特兰托,南蒂罗尔,乌迪内和的里雅斯特归还给意大利,则意大利将履行三国同盟条约,加入同盟国集团参战。

已经在东西两线投入重兵并筹备组建巴尔干集团军的德国着实不想面临噩梦般的四线作战,此时的柏林方面,无论是首相霍尔维格还是总长毛奇,包括皇帝威廉二世都倾向于奥匈接受意大利人的条件换取其参战,一封又一封的电从柏林发往维也纳,劝奥匈接受上述条件,并保证其在战后能在巴尔干和乌克兰获得足够的补偿,但维也纳方面出于国家尊严以及对手下败将的极端蔑视,一直态度含糊不置可否。

某种意义上,维也纳的反应算是歪打正着,意大利人本就没有履行盟约的兴趣和诚意,即便将上述土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灵气复苏应对指南 宦海仙途 腹黑总裁之冷情千金 桃花有主,温缱入骨 不良之王浩归来 星河浮生 独宠天下:重生凰后不可欺 从生化开始开修改器 极品渔夫 盛唐玄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