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和胡雪岩握手订约的那一刻意味着一切都已经结束了。远东的生丝大战再无悬念,至于怡和为首的英法纺织企业联盟只不过一群网中之鱼而已,伦敦期货合约交割的时刻,就是把他们拿上案板的时候。
这件事威廉做得漂亮,可也冒了极大的风险。如果胡雪岩宁可破产也不答应条件怎么办?即便答应了条件,如果在帐目和资产上做足手脚,那又该怎么办?
怡和大班艾力克从头到尾并没有犯错误,如果非要说他犯了错误,那就是低估了威廉对胡雪岩的了解,低估了威廉做事的勇气和魄力。
在德华和阜康订约之前,威廉甚至根本没有见过胡雪岩,奥森多夫斯基虽在中国数年可也没有正式和胡雪岩来往过。这也正是让艾力克放心的地方。
因此直到最后一刻,他依然不愿相信这是真的。他无法理解,威廉是如何在连基本的盘点和核对帐目都没有进行的情况下,就大胆入股阜康。——这种情况下,胡雪岩随便在帐目上做点手脚,那200万两都有可能被直接打了水漂。
威廉当然想到了这一点,但依照他对胡雪岩人品的了解,他觉得这险是值得一冒的。
话说胡雪岩从德华大厦回到阜康,古应春不停的在一旁催问:“小爷叔,你到底使用的什么高明手段让那德国的皇子肯借钱给咱们,莫不是把浦东的一万亩田产抵押给他们了吧。”
“田产?没带田契抵押什么田产?”
“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胡雪岩越是不肯说,古应春就越是闷得慌,非想知道不可。
“好吧,我来告诉你。我是把名下的产品一分为二,将其中一股给了他们,才换来这200万两银货。”
“一分为二?可但是,他们连咱们的账本和库房都没看,就这么把银子给咱们了?”
“嗯!这威廉殿下果然好胆色呀!”胡雪岩长舒了一口气道。
“不过若真是给他们一半,他们也是有得赚。咱的家底可不止200万两啊!”古应春似“得了便宜还卖乖
”地说道。
“天下人都道我胡光墉家财千万,可那不过明面上而已。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
“可是再怎么算七八百万总是有吧。”
“这只是帐上的数目。你看看其中朝廷的欠款有多少,这朝廷欠下的你觉得还能要回来吗?”
“朝廷欠下的不过200多万两,就算全部作废,可还有五百万两呢?”
“那五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