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面对问题,我们怎么办?”余胜利将茶缸重重砸在台子上:“等上级来解决?还是创造条件解决问题?大家都谈谈,说说嘛。”
应政委手放在台子上一脸严峻,转头看看左右,这才开口:“我来说两句吧,首先,我要做个检讨,作为政委,我没有做到密切联系群众,没有深入了解群众,体察民情不够直接,服务群众不够主动,排解民忧不够及时,这有客观因素,但最主要是主观因素造成,开拓进取精神不足,工作缺乏力度,放松对自己要求,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的不牢……”
会议室里的军人正襟危坐,凝神注视着作检讨的政委,除了政委讲话,会议室没别的声音,没人敢左顾右盼,窃窃私语。
这是有关随军家属的正事,哪个敢不用心?谁要是表现出一点不关心,传出去就不用继续干了。
至于正在滔滔不绝做着自我批评,深挖自己错误根源的政委。大家也就听听好了,谁都知道政委“病”了,不适应继续在边疆工作,正申请调回内地,以前政委还关注下家属就业,现在?他还哪有那个心思?只是既然在这个位置上,作为委员会日常工作的主持者,他要不说两句,到时候会议记录送上去,相信一定会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到时候档案里记上一笔也不是不可能。
“……主任说的办工厂,我是坚决支持的,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我们这支部队追溯历史,要追溯到南泥湾时期,当时鉴于反动派对我们进行封锁,为了战胜困难,渡过难关,继续坚持长期抗战,毛委员在抗大干部晚会上讲话,就做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指示,在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大生产运动,我们部队前身在南泥湾,就是大生产运动一面旗帜!抗战胜利前夜,在抗战即将胜利时,毛委员又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最后,我再次表态,我支持主任意见!”
等政委说完,一个小时已经过去,时间快要赶到饭点了,可大家还没表态完。
杨泽明身子前倾,言简意赅:“支持。要有问题,我愿意跟主任一起承担责任。”
聂万章摘下军帽,抓了抓头发,他不想表这个态,可不说话是不行的。
他夫人已经在天山百货大楼上班,先当营业员,今年又当了采购部副经理,收入还可以,还有点小福利,这次解决随军家属就业问题,跟他没什么关系。可反对,那些家属还没工作的会怎么看他?会不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