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乘客,本航班即将降落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机场,请大家扣好安全带,收起小桌板……”
四月和老没在上午十一点半抵达拉萨。飞机刚落地,老美就开始呼哧呼哧地猛做深呼吸。四月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哎,别这样,猛呼吸只能让心跳加速,小心一会缺氧晕死你。”老美一听,不敢猛呼哧了,可还是贪婪地大口大口深呼吸着。
不一会,四月和老美拎着东西从舷梯上下来。四月一抬眼就瞥见了停在停机坪上的那辆白色丰田吉普车。四月琢磨着,哪有这么牛的事?拉萨机场还能让车进停机坪?四月和老美重新踏上陆地的一刻,吉普车的门开了,一个戴着墨镜的男人从车上走下来,迎到了他们俩身边:“是四月和老美先生吧?”
“你就是那个顿珠?”老美惊异地说,脸上挂着晕旋的表情。
“不是,我是顿珠先生的随从,先生现在不在拉萨,一会我会带你们去他那儿的。请上车吧。”
四月仔细打量着这个顿珠先生的随从,一米七五左右的身高,比老美稍微矮点,穿着一身西装,梳着三七开的分头,怎么看怎么觉得眼熟。
随从先生显然没有注意到四月的神情,热情地把后备箱打开,帮老美把东西安顿好,又来拿四月身上的行李,四月笑笑,点头示意自己来,然后把吉他包和背囊丢到车后备箱里面,随后上了车。
“我们先去吃点东西,一会还要坐一会车,不吃东西身体多半顶不住的。”
老美一听吃就忘记头晕了,不止地点头,脸上浮现出幸福的表情。
“这位先生一定就是大名鼎鼎的摇滚贝司手老美先生把?”
“哈,居然有人认识我?”老美得意着,脸上幸福的表情洋溢了起来。
“是啊,顿珠先生经常说起您这位卓越的光头贝司手,说您虽然是科班出身,却完全不受束缚,是一个有灵魂的摇滚乐手,是这样吗,四月先生?”
四月从倒后镜里看着随从,笑了笑。随从看见了,嘴角也微微上翘了一下。
“这样吧,二位应该都是第一次来西藏,今天我代先生,先尽一尽地主之宜。”
四月不再说什么,老美也又晕了起来,车里的气氛开始有些沉闷,随从不失时机按开了车载音响,车里响起了收音机的声音,四月听着,却一句也听不明白,于是又看着随从,随从好象要调台,但是迟迟没有按下去,好象很仔细地在听些什么,听着听着,嘴角浮现出一丝诡异的笑。
四月刚要开口问些什么,随从却先说:“不好意思,四月先生肯定听不明白吧?这个是印度的电台,无线电信号可以传过喜马拉雅山,我小时侯在印度住过十多年,所以能听的明白。”
“是吗?”四月看着这个已经让他感到奇怪的随从,但却说不上来是哪里不对头,随声附和着:“电台里些说什么呢?”
“哦,印度的一个很年轻的业却很深婆罗门长老死了。”
“恩?婆罗门?”四月一愣,他记得以前在书上看过关于印度教的一些简介,印度教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信众继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排名第三。在印度,有一种相当于中国的家族世袭制度的种姓制度,在印度,这种制度把人们分为四个阶层,一直流传到今天,人一生下来就继承了家族的种姓,享有相应的职业和社会地位,婆罗门是其中社会地位最高的一个种姓,世代拥有着僧侣的职业身份,一直流传到今天……
“是啊。”随从看见四月在想着什么,于是稍微停了一下,然后继续说:“在印度人中,懂得《波拉呼马那》的人,就是懂得梵书的人地位很高,这次死去的这个婆罗门今年十月刚满二十岁,据说他才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练习瑜珈静观冥想了,要知道,在印度,几乎所有的人们都是以四住期来修行自身的,就是把人生分成四种阶段,以每25年为一阶段。第一阶段‘学生期’是出生到二十五岁,是处在学习和奉祀的阶段;第二阶段‘家长期’是二十六到五十岁,要养育子女、施行祭祀;第三阶段‘林住期’是五十一到七十五岁,这时要独自或与妻住在森林之中,以便过着纯宗教的日子;第四阶段‘游行期’是七十六到一百岁,这时要在圣地之间乞食兼巡礼。但是这个孩子在五岁的时候就已经能解读《吠陀》的经典了,然后十岁就我行我素地走到林间修行起来,十五岁的时候又走出森林,到圣地乞讨巡礼,因为他在印度有着很高的声望,所以没有任何的教徒去阻止他,说来也很有意思,他就活了二十年,却已经经历过了四住,所以很多人都说他已经修满了足够的业法,超脱轮回了涅盘了。”
随从自顾自说了一大通,四月也专心地听着,他一直就对宗教比较感兴趣,只是就象他的性格一样,任何心中所想平常都不溢于言表。当随从说到涅盘的时候,四月随口说到:“烛火尽熄?”
“不不不。印度教的涅盘和佛教的涅盘不一样,他们追求的境界是灵魂的清净,就是‘烛火远离气息所扰而不再摇曳’的境界。”随从解释着。
说着说着,二十分钟过去了,车一路走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