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在古代名字很多,其中就有升州)
初春阳晴,天爽气佳,路上的行人开始渐渐多了起来,拿着折扇的翩翩公子与撑着花伞的窈窕姐在秦淮河畔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沈风和唐大姐行到这处,便停下脚步被这一处风光所吸引,尤其是沈风,第一次来到秦淮河畔,感叹这个有着历史色彩的名胜古迹。[&][].[].[]
两人站在石桥上看着内河上行驶的画舫,一路上吵闹的两人此刻也安静下来,不想破坏难得的静谧。
秦淮河畔是求爱表白的好地方,几叶画舫上,一些骚人就站在船头上,摇着折扇,姿态甚是风sa,引得河畔两旁的姐儿窃窃私语,在这个春心荡漾的季节,这些骚人故作优雅对这些待字闺中的姐儿很是有用,河畔旁边酒家传来绵绵的歌声。有声有色,真是陶冶情操,诗情画意的好地方。
沈风看着这幅人间画卷,心里有感叹也有感慨,亲身验了秦淮河的风景,才深刻理解‘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h庭花’
在这个纸醉金迷、声色歌舞的地方,都在忙着舞弄墨诗情画意来填补他们空虚的灵魂,谁还有心情来关心国家大事。
唐大姐没有沈风那么多的想法,只觉得风景很美,心情自然跟着好,静静的欣赏着。
从两人的石桥上驶来了一辆马车,一位女子卷起帘子,欣赏沿途风景,到了沈风两人身后停了下来,从马车上下来了一个女子,仿佛是从画卷里面走出来的人物,一身高腰拖地的长裙、典雅的大袖、飘逸的纱帔。
正是从书院离开回来的柳婉词。
柳婉词的容貌和气质,让周围人群纷纷慢下脚步,想看这位姑娘几眼,其中有几个行人还认出来。
“这不是柳家大姐柳婉词吗”路人甲讶异道。
“上次我还去接他的绣球“路人乙道:“可惜被人从半路坏了我们的姻缘”
路人议论纷纷,从侧面看,柳家大姐是升州城的名人了,只是她深居简出,很少有人见过她。
柳婉词来到沈风的身后微微欠身道:“见过沈公子、唐姑娘”
举态柔美,标准的大家闺秀气质。
沈风一看身后是柳婉词,面露喜色,道:“柳姑娘怎么也来了”
“我正往回去的路上,看到沈公子两人在石桥上,便停车看看”柳婉词解释道。
沈风听她这样,点头道:“柳姑娘住在升州城内吗”
柳婉词点头以示回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