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郎,你说你家是东都洛阳的,祖上是不是也是一个大户人家?”
一个戍堡唐兵朝着杨成问道,这个时候的人喜欢称呼男子为“郎”,杨成在家排名老四,所以众人就“四郎”地叫着。[燃^文^书库][].[774][buy].[com](燃文书库(7764))
此时众人正围坐在一大锅的汤前,然后啃着手中的胡饼。
杨成已经来到临蕃戍堡一个月了,和戍堡中的一百多唐兵都认识了,平时大家在一起吃饭,干活,守城的,尤其是这样守在一个戍堡中的士卒,更是有种同生共死的感觉。来了一个新人,大家伙都会上去说上几句,此时杨成和这一百多名唐军俨然已经是无话不说的好兄弟了。
“祖上确实是生活在府院中,只是做他人的家奴而已,最后那户人家犯了王法,府上的家奴也受到了连累。”
杨成尽量将故事编造的真实一些,如果给自己编造一个显赫的身份,可能会带来很多麻烦,索性一个贫下中农,这样就和大家一样,所有人也不会怀疑。
杨成的话也正好歪打正着了,众人一听是东都洛阳的一个大户,然后又触犯了王法,顿时和当年周武的事情联系起来了。
武则天革唐命时,就是定都洛阳,那时可是没少向忠于李唐的官宦人家下手,一个小的案子都可以牵连出一大堆的高官,有的时候因为犯人太多,大理寺的监牢都不够用。
众人估摸着杨成的祖上侍奉的大户可能就是那个时候落破的。
“某说,不管四郎是那里的人,现在他是咱们临蕃戍堡的人,要是有谁欺负他,可别怪某不顾兄弟情义。”
张守瑜嚼着胡饼,扯着公鸭嗓在那里吆喝着。
众人一听,心中自然是认同的,都是一个堡的弟兄,感情自然是没得说,但是都不明白为什么一向以表看人的戍主突然对杨成这么好,一时让众人摸不着头脑。
杨成自然是明白这里面的原委,那天杨成在河中发现了数具尸体,在尸体上摸出了一些钱银,大概有十缗左右,一缗就是一千文钱穿在一起,也就是一贯,杨成慷慨地掏出了五贯钱送给了张守瑜,并且说明了是从死人身上摸来的。
张守瑜欢喜地收下了钱,他知道杨成摸到的绝对不止五贯钱,但是也没有介意,谁没有一点私心呢?于是从那之后,对杨成的态度也完全改变了。
“戍主,你什么时候这么照顾兄弟们了?”
一名唐兵带着调侃的语气朝着张守瑜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