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谌进了赵构书房,见只有一个小黄门立在一旁,再没有其他人,不由心里紧张。>
走上前,郑谌向赵构行礼。>
赵构微笑道:“阁长坐。”>
郑谌吓了一跳。急忙道:“官家面前,哪里有小的坐的地方?”>
赵构道:“今日特殊,阁长且坐下说话。这里没有外人,你尽管放轻松些。”>
郑谌哪里敢坐?再三谢恩,在一边小心站了。>
赵构道:“此番阁长和胡学士去西京,一路辛苦了。”>
郑谌忙道不敢。他是入内东头供奉官、带御器械,日常不离赵构左右。今天赵构突然对自己这么客气,郑谌心里明白,应该是问此次去洛阳的情况。>
陕州大捷,一战斩金军两万余人,对朝廷的震撼实在太大,人人都想知道王宵猎是个什么样的人。特别是此次献俘来的是李彦仙,王宵猎没来,赵构难免心中猜忌。两万多金军,按绍兴前的情况,足够把宋朝整个打穿了。>
这个年代的人,不像后世的人读史书,只看这里十万人,那里二十万人,不觉得两万金军怎么样。实际上真正的战斗,能让金军投入十万兵力的,极其罕见。赵构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很明白金军的实力,不会误判。王宵猎能一战斩两万余金军,说明现在宋朝各军,都与王宵猎相差甚远。>
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赵构对现在的王宵猎,都必须尽力笼络。失去李成、孔彦舟这样的人,对宋朝还不会伤筋动骨。如果这个时候失去王宵猎,宋朝的局势就会非常恶劣。对这一点,赵构心知肚明,所以不吝于给王宵猎非常之赏。哪怕是李彦仙,赵构也给他特殊的礼遇。>
看着郑谌,赵构面带微笑。问道:“阁长此次去西京,看王节帅是个什么样的人?”>
郑谌一时不语。想了又想,才小心答道:“小的去西京,正逢大战之后,王节帅忙碌非常,只见两面而已。以小的见识,王节帅待人和蔼,没有架子,极好相处。”>
赵构点了点头。突然道:“你是陕州大捷之后到西京,为何王节帅没有与你一起来行在献俘?”>
郑谌道:“王节帅说是前方战事繁忙,金军可能不甘心失败,所以不敢擅离。”>
赵构道:“阁长所见所闻,真是如此吗?”>
郑谌见赵构微笑的面庞下面,目光如刀,好似直刺进自己心里,不由额头冒汗。小心答道:“小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