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行业,进入的成本其实比团购还要低,唯一的麻烦,就是跟政府部门太靠近,有着政策风险。>
在原先的历史上,从11年开始,只是燕京,网约车行业其实已经诞生了数十家创业者,到了12年更是百家齐鸣,然而发展却非常缓慢,除了因为不确定的政策原因而导致各方资本不敢过度投入之外,网约车平台在发展的时候,总是与地方部分人发生冲突。>
第一批直接试水民用车的就不用说了,没活到一年基本上全挂了,这类公司的财务不是在交管局交罚单,就是去交罚单的路上,而且每次罚的很重,国内法律对民用车商用管控的很严,同时保险方面也是一个难题,不出问题还好,出了车祸就是一团糟。>
而即使看起来守规矩的“出租车网约平台”,发展的时候也受到了太多的遏制,最简单的一点,那就是动了传统的呼叫打车业务的蛋糕,而这个业务的受益者,一般在当地属于有一些影响力的人。>
这是一段慢慢博弈的过程,只有当政府部门接受了这种新型商业模式的时候,网约车才会迎来大爆发。>
但现在发展慢,不代表就不需要发展了,事实上,这个时间才是最重要的时候,在12年打好基础,才能在后面的发展的时候迅速接受资金,走向快速扩张的道路。>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头条目前名气太大,一旦进入网约车领域,就会立刻将整个行业放到了资本的面前,这可能会引起各方资本过早的进入网约车领域,这样一来,引起的蝴蝶效应太大。>
最好的方法就是,扶持一个团队,让它在各方资本不是很关注的情况下,慢慢的发展起来,形成一定的规模、组建有实际经验的团队,待时机成熟之后,再引入强力资本来发展。>
张博问道:“周总,那嘀嘀什么时候开始营业?”>
周宇杰说道:“年后,燕京那边,那边已经租好了办公楼,就在首都机场附近,这样你们展开工作也方便一点。>
我会先给你200万人民币,这笔钱不多,主要在用来摸索网约车的商业模式,你不用考虑盈利问题,但也不要过度砸钱抢市场,现在还不是时候。”>
“明白。”张博点点头,又不让过度烧钱,又要夺市场,这其实就是掌握一个平衡问题,而且如果嘀嘀规模大了,肯定又要直面各种与政府接触的问题,这些都考验着整个团队的能力。>
周宇杰取出一张名片,递给了张博说道:“这是王刚的名片,他就是我替嘀嘀找的地推团队负责人,我已经安排他去燕京了。>
王刚以前在美团工作过一年,后来又来了今日优选,在线下这一块很有经验,你擅长线上运营,燕京那边线上的团队由你负责组建,将来与他肯定会配合的很好。”>
张博接过名片后笑说道:“周总,嘀嘀的团队已经去了燕京,我怎么能独自回家过年呢,我下午就出发回燕京,争取在过年之前,先将市场摸清楚。”>
“行吧。”周宇杰笑了笑说道。>
……>
之后,周宇杰叫来了林有德,双方互相介绍了下,未来,除非有了什么大事发生,要不然,周宇杰也不可能会时刻关注着滴滴,而平时一些事情,张博需要像林有德汇报。>
因为嘀嘀与头条的关系需要保密,张博也没有长时间待在头条的总部。>
张博走后,林有德说道:“最近ber在法国闹出大事件,也不知道我们国内的网约车,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09年ber在美国成立后,也是苦不堪言,因为美国很多洲的法律都不一样,光是面对这些法律问题,就让ber这个创始团队精力耗尽。>
在碰了若干钉子后,ber的团队决定先一步走出国门,先攻克欧洲部分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国家。>
进入法国后,发展的很顺利,用户觉得很方便,私家车车主也能赚点零花钱,但这样的结果代价是出租车群体损失惨重,于是,一场出租车司机罢工,几乎瘫痪了巴黎的交通,并且出租车司机们与网约车司机还爆发了冲突。>
这件事的影响,就是全球资本看淡网约车市场,国内也是一样。>
周宇杰笑着摇头道:“不用太担心,ber的野心太大了,美国本土还没发展好,就想去欧洲,他们其实是担心欧洲那边也会出现本土的网约车企业,但还是扩张过快了。>
这一点我们国内要好很多,初期肯定会有很多麻烦,但只要逐步解决了,方法就可以复制到全国其他城市,因为我们国家的法律、语言和为人处理方式基本上都差不多,不像美国和欧洲。”>
“那就看张磊以及王刚他们能不能成长起来了。”林有德说道。>
“也不用太担心,只要今日优选做好了,嘀嘀就算没起来,但不可能一点成绩都没有,我们也还有机会的。”周宇杰笑了笑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