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实在是太大了点。
唯一令我较为欣慰的就是,还有超过一百五十万的预备役不需要朝庭花钱养,最多也就是负责他们的军装和武器,但是由于他们是义务兵役,所以不需要再花什么军饷。
除非他们成为了正规军,又或者是警备军,才会有朝庭给他们开工资,也就是相当于从业余的军人,转为职业军人。
最少要裁剪五万军队,这是我的预期目标。这对于未来,或者说对于华夏帝国,有着相当的好处,如果说军人相对于从事工商业和农业的人数太大的话,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帝国的发展。
对于我的意见,已经得到了军方大多数将军的认同,毕竟,军队是保证国家安定团结的最重要因素,但是,军队数量的过多,同样会影响到社会的生产和发展。
夺取了蜀中之后,屈突通,这位华夏帝国的第一位大将军就对此表达了忧虑。这倒令我有些诧异,实在是想不到,一位隋唐时期的军事人员,都能够敏锐的查觉到这种问题。
不过,古人倒是有句话挺有道理的,兵在精而不在广。现如今,华夏帝国的军队,随便提一支出去,哪怕是警备师,不论是在装备方面,又或者是训练方面,都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精锐部队。
可以说,拉一只警备师去作战,就算是什么瓦岗寨的强军,又或者是王世充的禁卫,在本公子的警备师面前,都不是华夏帝国禁卫军的对。
好吧,我承认我又吹牛逼了,但是仅从装备与训练的角度而言,华夏帝国的各级军队,绝对是这个世界最强悍的。
现如今,各地的野战军都已经足够了,在未来再扩编是可以的,但是,警备军将会进一步的削减,毕竟,没必要保留过多的军队。因为,每占一地,都会征召一定数量的当地人加入到军队当中。
不论是蜀地、西秦、河西,又或者是即将攻略的岭南。另外,交趾之地尚有五万多还没计算到本公子麾下的部队,如此一来,军队的数量有些超额了,哪怕是如此的关中富庶,支撑过多的军队,后勤的压力是可怕的。
幸好关中全境连河河西以及西秦之地都已经完全被水泥直道所联通,不然,光是这五十多万大军的补给,就足以⊥帝国焦头烂额,五十多万大军的后勤,若是全以人力,那么至少要维持三十万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