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王家大院里面!王平家的屋檐口下,放着三张木质的四方形农具,一米以上见方这是农村里面特有的木质农具:拌桶,一种比较古老的脱粒农具!
“这是什么?”娄子素吃惊的指着一个四方形的木质农具,这个农具就好像一个四方形的小船,农具的四角,有巴掌大的四个握手,如农具的四只耳朵一般。
“拌桶!”杨昊部长笑道“这是专门用来打谷子的农具,也就是土脱粒机。跟你在国外看见的机械收割机器完全不同,这是纯人工的农具。”
“这怎么脱粒?像个小船一样。我木有看见脱粒的任何齿轮。”
娄子素围着拌桶转了两圈。
“用人工脱粒,拌桶三边用苇席围起来,防止稻谷在脱粒的时候飞溅。在拌桶里面斜放一个木架子,两个男人手里拿着稻谷把,用力把稻穗击打在木架子上,稻谷因为撞击的力量,自然脱落在了拌桶里面。”杨昊部长笑呵呵的解释。对于娄子素,他很谦恭有礼的1
“素姐,昨天你没有听见稻田里面响起掸坪坪很有节奏的声音么?
那就是在人工脱粒。“易思说道。
“刚开始我听见了,但是我们一出去,所有的坪坪坪的声音都停了,我只看见越来越多的人围着我们,却并没有看见什么拌桶和苇席,也没有亲眼看见人工脱粒。”娄子素说道。用手摸摸这拌桶,玉手握着拌桶的一只耳朵,用力一提,拌桶纹丝不动!
“这么沉?怎么弄到田里去?“娄子素吃惊不小。
“这拌桶一般都在百斤左右,你是肯定动不了的。”杨昊部长笑道“看,王平领着人来了,看隔壁的邻居,又抬出一张拌桶来了。”隔壁王功福和老婆两个人,一人抬着拌桶的一只耳朵,从家里的堂屋大门里又抬出来一只拌桶。
“两个人这么抬么?田埂那么窄,怎么能走?后面的也完全看不见路。”娄子素虚掩着自己的小嘴说道“那个大姐,比我还矮小,
咋么力量大得惊人!”王家院子的人都忍不住笑了出剩这个洋气的女子,连拌桶都不知道,也真是少见多怪了,要不是王平说了这是他的什么素姐,大家没准就对她特反感。
“走罗!”王功福说道“王家院子这一组的跟我来哈!”
“好!”七、品兄弟为,也是领着七、品过来二话不说,一弯腰就把一张拌桶给扛起来,光脚板怕怕的走出院子。
“这些社员,个个都这么厉害!”娄子素惊讶不已。王平微微一笑:“乡下男人都有扛拌桶的力气,女人都有煮饭的本事,这都是他们的ri常生活的基本技能,就好像你的律师学问一样。”说话间李家院子的人在李兵兄弟的带领下来了,这一拨人同样也是七、八个人,李兵扛拌桶,其他的人跟在他后面,转眼间,放在王平家屋檐下的三张拌桶都被一一扛走。
“王老师,今天请这么多人来干活,会不会影响到稻桩?人多的话,来来去去,会把稻桩踩进田里,那就影响到第二季的收成了。“卢兴教授说道。
“不会,这二十多个人,我都是专门挑选出来收割再生稻的灵活人,收割时候稻桩的留高尺寸,我都有给他们讲清楚。三个组,从田的三个方向进入收割,相互不干扰。”王平说道。
卢兴教授竖起大拇指:“王老师原来早就培训过他们了,很好,我们去现场看收割稻子吧!”“好!”王平说道“我一人准备了一顶草帽,在合作社的大瓦房里面,大家都去拿草帽,然后我们也出门吧!”
于是,三生产队的田野里,有史以来出现了一幕奇怪的现象,田里的三组社员在热火朝天的收割稻谷,而田埂上,站满了衣着气质不俗,口音各异的人们,其中有美女,有领导,有教授,有学生,还有陪同的王家院子的大人小孩。
三组人在同一块田里收割稻谷,仅仅一个上午,稻谷就收割了一大半,等领导们在真武公社的连社长的陪同下从街上吃了饭回来的时候,再生稻田里面的稻谷,已经全部收割完毕干完活的社员们都已经全部回家吃饭了。
社员们都知道今天是一个特别的ri子,所以都自觉的为王平干活,活计干完然后回自己家吃饭!
晒坝里面,好几个王家院子的女人在拿着柴扒一遍一遍的把稻谷里面的稻叶给清理干净。晒坝是青石板铺成的,有许多稻谷都漏进了石板缝里面。当时的晒坝有三种,一种是土晒坝,稻谷就直接晒在上面,所以免不了在加工大米的时候,米里面有沙砾。第二种就是青石板晒坝这是人为铺就的晒坝,这种晒坝,稻谷干后收进柜子里,就很少有沙砾小石头。还有最好的一种:就是天然的石板晒坝,地面本身,就是地下裸露在外面的石头形成的一个不规则的晒坝,没有青石板的缝隙也很干净,只是这种地方,在比较平坦的地势,就很少有。
“王平老师,估计亩产多少?”卢兴教授兴致勃勃的问道。大家等这么久就是要见证一下这个亩产数量,这在共和国农学历史上来说,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共十二担!”王平说道。
“一千二百斤?”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