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之后,臧霸果然没有食言,率军打下了齐郡,并在郡县派驻重兵,和曹操的大军连成一片,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既定战略。
对此,曹操也深感欣慰,上表刘协,加封臧霸为琅琊相,镇守青州半部,并留下五万军士,一并交给臧霸统领,让他抵御袁绍的进犯。历史的轮回在这一刻重现,在历史上,臧霸原本是投效了吕布的,后来吕布被曹操击败之后,曹操收降了臧霸,此后臧霸为曹操镇守青州长达十余年之久,让青州成为曹操最为放心的一道屏障。现在,虽然因为敖烈的到来,历史生了改变,但臧霸还是投效到了曹操的帐下,并且像历史上那样,担任起了镇守青州的重任。
青州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袁绍也不可能在投入更多的兵力,来争夺曹操手中的青州半部,毕竟,幽并的敖烈可是派出张辽、徐晃、张郃等人,在幽并边境线上屯驻了重兵的,袁绍如果大举南下,张辽等人势必会袭取冀州,让袁绍尾不能相顾,曹操相信,袁绍虽然偶尔会做些蠢事出来,但绝不会看不清大方向的局势。有臧霸统帅六万多泰山军和五万青州军,抗拒颜良、文丑的十万大军,曹操根本就不担心臧霸会应付不来。
下一步,根据以前制定的目标,曹操准备回师攻打豫州。在出征之前,曹操还单独拿出两个月的时间,对军队进行了整顿。曹操早已是今非昔比了,当初他手下只有两万人马,经过这几年的扩充,他手下军马暴涨数倍,尤其是在青州一战后,他收降了三十万青州黄巾军,让自己麾下的战士,达到了将近五十万之众。可是这五十万军士。其中有很多人并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战斗力堪忧,不足以委以攻城拔寨的重任,于是,曹操再荀攸、郭嘉等人的建议下,决定效仿敖烈,实行精兵简政。走精兵路线。
于是,曹操在麾下五十万大军中,实行了一些列优存劣汰的考核,将五十万大军缩减到了三十武官员同心戮力,殚精竭虑的为曹操出谋划策、攻城拔寨,也是帮助曹操迅稳定中原的另一要素。曹操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拿下豫州之后,曹操再次布了征召令,召集有才能的人,来他的司空府就职,并且鼓励麾下众人,为自己引荐饱学之士。
在曹操的鼓励下,郭嘉向曹操推荐了淮南刘晔,刘晔字子阳,原本是汉室宗亲,后来流落民间。刘晔到任后,又向曹操推荐了山阳人满宠满伯宁,曹操心中欢喜,就任命刘晔和满宠为军中从事。夏侯惇又向曹操推荐了巨平人于禁于文则,于禁当着曹操的面,演示弓马枪法,曹操见了喜不自胜,当即封于禁为点军司马。其余的人,也纷纷向曹操推荐文武之才,陈留富商卫兹也前来投奔曹操,自愿出巨资,资助曹军粮饷。自此,曹操麾下文有良谋、武有猛将,威震中原。
一日,曹操在和卫兹商谈过筹备虎豹骑和武卫营的军备之事后,忽然想起当初自己的父亲曹嵩在董卓之乱时,也曾散尽家财,帮助自己召集义兵,后来曹嵩因躲避战乱,逃到徐州境内去隐居了。曹操每当思念及此,心中都深深的责备自己不孝,今日见到卫兹拿出大量的钱财帮助自己筹备军备,曹操更加思念父亲了。于是,曹操就让军士去徐州境内,接父亲以及全家老小前来许昌相会。自从拿下豫州之后,曹操已经把行政中心,从陈留迁到了许昌。即方便随时观察洛阳的动向,又能保持着对徐州、荆州的威压。
自从曹操雄踞中原之后,有一个人就再也开心不起来了,他就是刘备。当初,袁绍在伏击敖烈的时候,刘备以兵少为由,阻止了关羽、张飞前去救援敖烈,并且暗中派出简雍,到冀州境内散布谣言,说是徐州牧陶谦走漏了风声,导致孙坚、吕布和公孙瓒等人挥兵救援敖烈,使得袁绍等人的阴谋落空。在刘备想来,袁绍必然会在事后大雷霆,为了阻止天下众人的悠悠之口,袁绍一定会攻打青州,进而进兵徐州,只有这样,袁绍才能以强有力的姿态,站在制高点,断绝那些背信弃义之类的谩骂。
于是,刘备率军赶到徐州,名义上是投效陶谦,实则是为了暗中收买人心,等待袁绍举兵来犯的一刻,他再站出来登高一呼,号召徐州境内的将佐们,合力抵抗袁绍。利用徐州地利击退袁绍之后,刘备的声望必将在徐州盖过陶谦,到时候,在联合一些当地豪强,利用他们把老迈无能的陶谦赶下台,达到他占据徐州的目的。
刘备的用心不可谓不深远,随时随地把汉室宗亲和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的刘备,是不可能做出强取豪夺的事情来的,那和他一直以来煞费苦心建立起来的公众形象不符。但是借用袁绍这个二世祖,来达到预期的目的,那就不一样了,等刘备按照所想的计划,打退了袁绍之后,完全可以借着徐州子民和当地豪强之口,把陶谦赶下台去,到那个时候,刘备只能是勉为其难的、众望所归的、谦让再三而不得不为之的坐上徐州牧的宝座。
可是,曹操的异军突起,和敖烈鬼使神差的烧毁袁绍粮仓这两件事,彻底打乱了刘备的计划,现在,对徐州呈现包围圈趋势的人,不再是那个二世祖袁绍,而是雄才大略的曹操了。面对袁绍,刘备还有信心凭借徐州地利将其击退,但是面对曹操,刘备可是半点自信也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