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晨坐在这个位置上急于打开局面实现销售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他说话总是没有多少诚意,甚至总是避免正面回答杨立新的提问。
前面杨立新已经清楚地表达了新力做低端投影是冒着很大的风险,而且预期收益也不高,当然需要相应的承诺作为报答。这个精明的薛晨不可能不明白杨立新的问题,只是装糊涂而已。
常云涛觉得这是更关键的问题,不能放过。他配合杨立新,换了个方式追问:“一个液晶机的品牌在市场上推广,需要花的精力比在一个项目中推荐一个品牌更多,见效时间也需要更长。我们需要有一个推广期,保护我们推广的努力能够得到足够的回报。”
这种要求当然不敢跟东立说,是因为东立是一个强势品牌,新力公司是弱势的;而锐士远远还不是,尤其在中低端市场,几乎无人知晓。
所以可以跟锐士提要求,大家互有所求,可以谈判。
常云涛觉得要防止薛晨耍滑头,决定说的再明确一些:“在第一年,应该给我们一个独家的资格,我们可以放心全力去推广。一年以后,大家可以谈市场预期。销量的要求我们做不到,你们可以换人,或者增加代理;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退出。大家可以双向选择。”
已经被逼到这一步,薛晨再没有明确的回应就说不过去了,他想了一想,说:“高端的几个型号可能会涉及到特殊的应用。有些项目受预算限制,不一定会用得起数码机,可能会改用高档液晶机作为替代产品。”他的意思给新力独家,会影响有些项目上的使用。
杨立新马上说:“这个没问题。遇到项目大家也可以多通气。更支持我们的话,你也可以指定一个价格,我们按照协定的价格向这些项目供货。而且,我们也有一些现成的关系,可以做这些拼接或模拟仿真。我们应该也可以在项目里采购数码投影机吧。”除了独家保护,同样需要的承诺就是锐士的数码机新力也可以进货。
薛晨说:“应该可以。不过,这种项目涉及技术的东西太多,没有厂商直接参与,很难做。”
常云涛和杨立新发现这个薛晨说话总是避重就轻,许多关键问题不做正面应答,不知是一种习惯还是在耍滑头。
今天谈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液晶机的独家和数码机的进货权基本算是落实了。
常云涛要回去抓紧时间比较一下锐士的产品,和杨立新商量挑出主打的产品,进一步询价。
包括也要先采购一批样机,自己看一下实物,同时也可派市场推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