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莺莺和眉嫂子说着话把甘泉街逛完了, 把东西寄在相熟的店家然后就往小秦淮河一带去。虽说只是准备年货的话,在甘泉街已经足够了。可是作为扬州最繁华的小秦淮河,依旧有很多新鲜东西, 眉嫂子最爱去逛,赵莺莺不爱出门, 可要是挑选东西, 那又和一般的妇女一样喜爱了。
来到了小秦淮河这边, 赵莺莺才这里和甘泉街那边最大的不同。今年的甘泉街看起来热闹,其实远远比不上往年,想来是水灾和河堤银的关系。但是小秦淮河这边就不同了, 热闹不输往昔!
眉嫂子听了赵莺莺的疑惑, 笑着解释:“这是当然的,说到底年景好不好什么的是穷人才会说的。家中底子厚, 这点儿事儿又算什么?就像是你家一样, 如今还不是改过年就过年,可曾比往年差一些?”
赵莺莺摇头的时候总算明白了过来,甘泉街一带地处旧城又靠近城南, 鱼龙混杂, 住了很多中下等人家。像赵莺莺、眉嫂子这样殷实富裕人家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那一带在整个扬州来看就显得十分‘贫苦’了。
更城南一些的地方是彻彻底底的穷, 无论年景好不好都是过不了富裕年的,而有钱人聚集的地方也不会受年景影响,再怎样也照常过年。只有甘泉街那种地方, 受影响很大,平常时候看着和别的扬州人无异, 今年因为遭灾和河堤银的关系就显出差异来了。
两人汇入人潮,各个铺子不管有用没用都逛看了一番。至于最后买的东西,那倒是寥寥。毕竟正如两人都知道的,若是为了办年货,甘泉街就已经足够了。来小秦淮河这边,与其说是为了买东西,还不如说是为了玩儿。
在寄存东西的相熟店家那里谢过,两人往家里赶,心里想的是还能赶上一个晚点中饭。快到家的时候赵莺莺听到女子尖利的声音。
“回去回去,这时候来找我要钱?没有的。况且你一个小孩子家家要什么钱?还一开口就是二十两银子。”是万氏的声音。
听她又道:“你开始挣钱了吗?就是没开始挣钱才能说的轻易,随便就开口要这个数字。”
“大姐,你小声儿点儿,我这是借的、借的!替薇姐儿她家借的!”一个青年男子的声音,听起来还有些少年人的清脆。
赵莺莺打万氏家门前过的时候往里瞥了一眼,也不知道是粗心还是什么,总之大门都没关上。来找万氏的青年是万氏的大弟弟,今年正好十八岁。
“薇姐儿!?哎哟,叫的倒是亲热,只是那薇姐儿是你什么人,由得你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