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山区五年前建成的希望小学,说是学校,其实也只有一栋四层的楼,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都在里面。
在山顶,学校旧起来特别快,才五年,就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黄土颜色,将雪白的墙面遮挡得严严实实。原本的建筑就十分朴素,没有花样,就是一砖一瓦垒起来的土房子,甚至连门口的“朝阳希望小学”几个字,都是用毛笔写上去的。
这里放寒假比外面要早一点,其实已经放了半个月了,因为孩子们要赶在入冬之前,回家帮忙收粮食,准备过冬的储备。但因为志愿者大多这个时候才放假,挑了空来的,校长就提前通知了孩子们,让他们这天赶回学校,领衣服。
他们这些人靠近学校,出现在学校的视野范围内后,就听见一阵阵练习过的,整齐的掌声。
一群久居高山导致面色红润的小孩儿,裹着棉衣站在校门口,整齐划一,齐声高喊:“欢迎志愿者叔叔阿姨的到来!”
校长站在最前面,热情地走向李雄光,和他握手:“你们一路辛苦了!”
“想到孩子们在等着,一点不觉得辛苦。”李雄光说,“我们的礼物都在车里带不上来,麻烦您多准备几辆板车,我们现在去运上来。”
校长早已准备好板车,平时用来运送学校的必需品需要板车,所以学校会备着,但是数量不多,不够一次把棉服和书本全部运上来,得跑几趟。
祁岸整理好手套帽子,叮嘱了喻霈一句:“你在学校等着,别乱跑。”说完就推着板车下山。
其他的志愿者也早已做好体力劳动的准备,撸起袖子就干。只有随行的女性志愿者和摄影师,留在学校,和孩子们聊天。
和赵子晴一起走了一路的中年女人,见喻霈在一旁无所适从,把她拉了过去,让她站在自己身边。
“你们早上几点钟上课呀?”女人问孩子们。
有个小女孩儿怯生生地说了一句:“八点。”
旁边的男孩儿推了她一下,说:“六点。”
女人愣了:“六点天都没亮吧?你们怎么走的上来?”
“可是老师说,要好好学习才能离开这里。”男孩声音洪亮,“我们要走出山脉,就要早点来读书,我们不怕早。”
女人又问:“那你们几点放学?”
这回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五点半。”
“觉得学习难吗?”
“不难!”
“真棒。”女人说,“我能看看你们的课本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