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想法,甚至并将其付诸行动的时候,她也想像她那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所以她拒绝了谢承安想要她跟着去边关的祈求。
王氏也不过是这么建议而已,既然白若兰不愿意她也没勉强,只是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她身上了。
就如同刚才在来时的路上,为了防止白若兰被颠簸到,在马车里面垫上一层厚厚的棉被。
现在答应跟着女儿一起住,也是她在看过这里和下面给夫子准备的宿舍后,觉得这里比较方便。
不过她还是问了白若兰,"若兰,这里离教室就有些远了,你可以吗?若是不行咱们就去下面住。"
白若兰点头,"娘您别担心,我好着呢,所以咱们就在这里吧。"
此事定下来后,谢元琇看天色不早了,就道:"时间快到了,咱们现在下去吧。"
杏花村的这些小姑娘还没有报名呢。
等她们下去,在一起报名。
青山村,赵大柱带着两个女儿去村长家借牛车。
村长在把牛车借给他之前,还问他,"大柱啊,你真要把闺女送去学堂?"
赵大柱家是个什么情况,青山村的村长再清楚不过了。
因为赵大柱的婆娘生了第二个女儿后伤了身子,不能再生了。
赵大柱他娘就想要儿子休妻再娶。
赵大柱不同意,所以一家人被老太太厌弃。
家里什么重活脏活都是这个儿子一家人在干,吃得穿得也是最差的。
赵大柱自知对他娘有愧,一直默默忍受。
直到一年前,小女儿被人推下山坡伤到了脑袋,人都快要不行了,老太太还是不肯拿出银子给赵大柱的小女儿看大夫。
好在赵大柱的小女儿挺了过来。
但是赵大柱也因此彻底伤了心,提出了分家。
最后,赵大柱一家如愿分家了,但是却是净身出户,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还是村长看不过眼,做主将村里一户绝户头的屋子分给他们住。
那屋子很多年没人住了,破败不堪,因此村里没有人对此有意见。
所以说赵大柱是整个青山村最贫穷的人家一点都不为过。
可是现在家里最穷的赵大柱却要把闺女送去学堂,还一送就是俩,可谓是让人大跌眼镜。
村长出于好心,劝了几句,"大柱啊,你们家是什么情况你也清楚,那学费老贵了,送闺女去学习不划算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