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罗文坤突然大声喊道。>
罗文坤虽然没有进入到数竞的省队,但还是拿到了一个数竞省一的。>
罗文坤觉得,自己好好研究一下,说不定能把徐佑的这套证明给研究明白。>
林诗等几个学生,也趁现在赶紧拿出手机,把徐佑的推导过程给拍了下来。>
这些有一定数竞底子的学生,还是想尝试一下,把徐佑的这个方法给搞懂的。>
其实曹全利不理解徐佑的这套证明方法,也是非常正常的。>
曹全利的数学水平,在物院中已经算是可以的了。>
只是徐佑这个证明过程,所用到的数学知识确实有些高级。>
远远超过了正常物竞对数学知识的要求。>
这也是曹全利这么多年来第一次,遇到高阶数竞知识,在物竞中的应用。>
“徐佑,能不能告诉我,你的这套证明方法,都用到哪些数竞知识了?”>
徐佑回来后,林诗还是鼓起勇气向徐佑问道。>
既然存在这么一个解决圆弧形导体的电势分布问题更好的方法。>
林诗如果无法掌握,总觉得心里有些不舒服。>
“也不算太多吧,把《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离散数学》、《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数值计算》、《实变函数》、《偏微分方程》这些教材吃透了,就差不多了。”>
林诗开始还要记录一下,听着听着,突然有些绝望。>
“对不起,打扰了。”>
本来集训的这些天,能正常跟上集训节奏,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哪还有时间去看这么多数学的书籍。>
林诗也总算明白,怪不得刚才乔森都没有去讲这个证明过程。>
讲了,也没人能听懂。>
虽说数学知识,对于物理是非常必要的。>
但即使上了本科,物理专业的学生,也只会学一部分比较常用的数学知识而已。>
完全达不到数学专业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程度。>
掌握高级数学知识对物理的应用,只是徐佑这样数竞物竞双国集选手的特权了。>
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后,大家纷纷回到自己的宿舍。>
因为徐佑提前办理了入校手续,就没有选择和大家一起住,而是继续住在博士生公寓。>
走着走着,徐佑突然发现,旁边的一个人有些眼熟。>
原来,是今天遇到的乔森老师。>
乔森看到徐佑,也一眼就认出来了。>
“没跟大家一起住吗?”>
“老师,我之前办理的提前入校,就暂时住在博士生公寓了。”>
“原来如此。正好我们顺路,就一起走吧。”>
说起来,乔森对于徐佑也是非常的欣赏。>
只是白天在教室里,乔森也不好和徐佑说太多话。>
“已经提前开始学习大学课程了吗?”>
“嗯,开始学了一些。也进实验室稍微实习了一下。”>
乔森闻言也是一愣。>
这个孩子,竟然这么早就去实验室实习了。>
“去哪个实验室了?”>
“王相武教授的实验室。”>
乔森稍稍有些遗憾。>
没想到,这么早就已经有老师开始抢徐佑了。>
“嗯,王相武教授的实验组还是不错的,主要搞的是量子物理,在国内算是顶尖的了。早点接触科研也好,反正你以后肯定是要读研的。我实验组是搞凝聚态的,以后有兴趣也可以来参观参观。”>
乔森也很想让徐佑未来能进自己的组,但毕竟王相武已经先行一步,自己也不好把话说得太重。>
“谢谢老师,以后我会慎重考虑的。”>
不过等集训结束后,徐佑还是会继续回到王相武的实验组。>
毕竟王相武是第一个邀请自己的老师,而且组内的实力确实很强,徐佑也对组内的研究内容很感兴趣。>
除了赵为佳的课题之外,徐佑还有一些关于量子纠缠问题的想法。>
如果可以的话,徐佑打算自己成立一个新的课题,好好研究一番。>
“徐佑,未来你打算致力于科研领域吗?”>
这时,乔森话锋一转。>
“是的老师,我很喜欢科研,这也是我从小的梦想。”>
“嗯,但愿如此吧。其实就拿物院的学生说,之后真正从事科研的学生,并不在多数。毕业后有搞金融的,搞的,还有搞教育培训的。甚至有一年五个物竞国家队成员,后来没有一个在国内搞物理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