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佑听到有人在叫自己,下意识的转过头看去。>
发现确实是一个认识的人。>
这个学生,徐佑在物竞国家集训的时候见过,不过最终没有进入到国家队,徐佑也不知道他的具体名字。>
“嗨,原来你也在鹤卿学院啊。”徐佑微笑着说道。>
“是啊,反正我物理也不是很突出,在国家集训队都是倒数的,就没选择物理专业,还是先在鹤卿学院观望一年吧,一年后再看看学那个专业合适。”>
听到这个学生的话,郭浩辰、刘瑞、赵晓辉都意识到,这是位竞赛保送的大佬。>
虽然大佬说自己在国家集训队中倒数,可那也是全国物理竞赛的前50名啊。>
他们三个都不是竞赛生,也知道现在想通过竞赛去获得保送的机会,是多么的难。>
普通人可能会认为,高考状元就是每年最强的那些人。>
但其实,每年的竞赛保送生,才是最强大的存在。>
说起来,道理也很简单。>
如果可以通过竞赛被提前保送,谁又会选择通过高考这个途径去上大学呢。>
说到底还因为竞赛的难度太高,保送的名额太少,竞争太过激烈。>
只有那种单科特别强,对自己又特别有信心的学生,才会毅然决然的去选择竞赛这条路。>
而在大学,以及研究生的学习之路上。>
学习和研究的方向,会越来越细。>
难度上,也会呈指数级增加。>
这也是竞赛生在大学中的优势之处。>
当然,一切的前提,还是要勤奋努力,不能浪费自己的天赋。>
否则,如果在大学中放纵自己的话。>
即使之前是竞赛保送生,甚至也可能无法毕业。>
“我看我们物竞国家集训队的,选鹤卿学院的也不多啊。等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聚哈。”>
“嗯,到时候还让罗文坤请客。”徐佑打趣道。>
“哈哈,就可他一个人薅了。哎,那天看到你们举国旗那一下,还真是热血沸腾啊。可惜我没那个实力,去代表华夏参赛。好了,你跟你室友们去吃饭吧,不打扰你了。”>
这个时候,郭浩辰、刘瑞、赵晓辉三人,突然意识到了事情有些不对。>
听这个大佬的话,徐佑好像也是物竞集训队的。>
难道说,徐佑也和这个大佬一样,是竞赛保送生?>
不,好像并不仅仅是这样子。>
大佬刚才所说的“举国旗”……>
不是前一阵子,在网上很火那件事情嘛。>
华夏物竞队,以包揽前五名的成绩,拿到了h团体总分第一名,并集体合影的那一幕。>
这么说……>
这个徐佑,还是物竞国家队的一员?>
想到这,刘瑞赶紧打开手机,搜索起那条新闻。>
果然,在新闻中附带的图片上,刘瑞看见了徐佑的身影。>
徐佑正是站在最中间的那一个。>
而在新闻的内容之中,刘瑞也看见了徐佑的名字。>
“h……第一名!”>
“理论……实验……双满分?”>
“卧槽!”>
看见新闻的内容后,刘瑞不禁惊得爆出了粗口。>
郭浩辰和赵晓辉也凑过来,看到了新闻中的内容。>
其实他们之前,都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也为华夏物竞队所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骄傲。>
只是,对于获奖队员的具体名字和长相,他们肯定是记不清楚的。>
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这位室友,竟然是隐藏得如此深的一位大佬。>
刚才听说徐佑不是高考状元,他们心里还稍稍有那么一点儿的优越感。>
现在看来,徐佑说不定早就在心里笑话他们了。>
“那个……徐佑,原来你就是那个今年的h冠军啊?”>
“啊……对,是有这么一回事儿。”徐佑平静的说道。>
“卧槽,原来你才是我们寝室真正的大佬啊!”>
“哈,这也没什么。反正大家都上的是蓟大,不管走的竞赛还是高考,其实没什么区别。”>
徐佑并不会沉溺于之前所取得的荣誉之中。>
现在的徐佑,更关心自己那篇论文的审核结果,以及自己未来的科研方向。>
知道了徐佑是h第一名之后,三个高考状元纷纷褪去了身上的傲气,明白了人外有人的道理。>
他们三个不过是一个省的高考状元而已。>
而徐佑,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