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柳巷摆完谱高阳才话,看来她是四人的首领或者是推举出来的。
“我们认输,没你还真不行,这阵子都乱套了,该怎么收费咱就怎么收费,你别乱喊价就行。”高阳。
“不会,我只得我该得的。”柳巷。
“那好,咱一个事一个事,然后再谈价钱。”
柳巷头,这一个月应该积压了不少事。
首先是《金婚》的事,田思思已经拍出来一集,问柳巷怎么办?
“我们给8台送去就行,所有的事都归他们,我们只负责拍摄和核定广告费总额,播出后按照合约走,一集一算。”
“那我明白了,明天就打发人给8台送去,这条你不收费吧?”田思思问。
“这条是解释,不收费。”
“我还有个事,这十几天拍一集太慢了,大部分时间大家都在闲着,你不是答应再给我们找一个剧本么,你得话算话。”
“算话,但这项我得收费。”
“收吧,你就是个财迷。”高欢插了一句,但不再拿百里慧和孩子事,她也知道了这个话题是禁区,还是不招惹柳巷为好。
柳巷见她搭言问道:“你不是征集剧本了么,没有合适的?”
“我看不出来,不知道好坏。”高欢答。
“你把条目让我看看。”
高欢早有准备,把一篇剧本名录递了过来,还真不少,有二三十部之多,大多名字不熟悉,也有几部是被搬上了荧屏的,但烂剧居多,柳巷扫了一眼就把名录放下,问道:“就这些?”
“嗯,就这些,没了。”
“再没有反映家庭伦理方面的剧本了?”柳巷问。
高欢和田思思都一愣,她俩马上意识到柳巷筛选剧本并不是看哪个顺眼拍哪个,而是有目的和衡量的,《金婚》就是家庭伦理方面的,难道他要打造“家庭伦理电视剧年”?
柳巷原先也没这么明确过,他基本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的,因为现在即使你想拍《甄嬛传》连还没有呢你拍什么,即使找到吴雪岚眼下她也写不出《甄嬛传》来,每一部作品都有它创作的内因和外部环境,每个作家也都有她自己的成长过程,即使你先知先觉也要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活动,顺应自然是必然,逆天而行不仅是狂傲,更是愚蠢。
但经过这几年的拍摄柳巷的思路基本清晰了,在时间的规律上尽可能地反映出一个时代的需求,《大染坊》是对中国民族工业萌芽阶段的祭奠,如今唤醒的是对民族资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