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张昊一行人离开了肥城。>
总体来说,本趟出行还算顺利,east项目如愿拿下了,同时还注册了一家肉鼠养殖场。>
肉鼠养殖场属于风口产业,肯定能赚大钱,这是母庸置疑的,不过这些利润恐怕带不走,只能留在本地,用来继续投资。>
具体投资什么,他还没想好。>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再次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终于抵达了宜城,虽然仅仅过去了一个多星期,但能明显感受到气温的剧烈下降。>
冬天已经在近在迟尺了。>
出了高铁站,张昊没有急着去小姨子家接丈母娘,而是在宾馆里开了一个套间,休息了整整一个下午。>
“白天”去了没用,小姨子俩口子都在上班,他跟两位老人聊不到一起,只会徒增尴尬,还不如等到晚上。>
晚饭过后,大慨七点钟。>
张昊带着两位保镖来到了小姨子家的小区,凛冬将至,小区门口挤了一堆小商小贩,有卖柴火的,有卖杂粮的,还有卖二手货的,看起来挺热闹。>
】>
很像小时候在农村赶大集。>
“兄弟,柴火怎么卖?”>
张昊不由得来了一丝兴趣,直接来到了一个摊位前。>
摊主是一位年轻人:“木柴六块钱一斤,木炭十块。”>
说实话,如果不是今年通暖气了,价格还得往上翻几倍,上个冬天有不少人靠卖柴火赚了一大笔钱。>
“能便宜点么?”>
张昊随口还了一下价格。>
“便宜不了,这些木柴都是从几十里外运过来的,人工费和运费都很贵,真心便宜不了。”>
摊主连忙摇了摇头。>
马上冬天就要到了,据说今年这个冬天比去年还要冷,柴火根本不愁卖。>
虽然上面发了煤票,但数量太少了,经常不够用,柴火是刚需。>
“一次性购买五百斤木炭,能不能打个折?”张昊再次还价道。>
他准备帮小姨子家多准备一些柴火,这个冬天不好过,多储存一些木炭,也算是有备无患。>
摊主闻言眼睛一亮,一般人家最多也就买个百把斤应应急,条件不好的还会按月买,五百斤绝对是大客户了。>
“那打九折怎么样?”>
“行,给我来五百斤木炭,你们能送货上门吗?”>
摊主连连点头:“没问题,老板你要的有些多,麻烦先付一百块钱定金,然后再留个地址,我们等下就安排人给你送过去。”>
“你们不会骗我定金吧?”>
张昊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
这是梦境里养成的习惯,他在梦里穷了二十多年,生活所迫,特别喜欢在小事情上斤斤计较。>
“怎么可能?”>
摊主指了指小区门口的警局,又指了指一旁的柴火堆:>
“先不说警局就在旁边,我这里总共有上万斤柴火,不可能为了区区一百块钱就搬走吧?人工费都不够。”>
“好吧,相信你一回。”>
张昊讪讪一笑,然后留下了小姨子家的地址。>
紧接着,他又来到了旁边的摊位,摊主面前摆着三个编织袋,都是敞口的,里面分别装着黄豆、土豆和红薯。>
“老板,有大米吗?”>
小姨子他们家是南方人,主食是米饭,不像他们家,面食米饭全都有。>
摊主摇摇头:“没有大米,就这三样。”>
“黄豆什么价格?”>
张昊随手抓了一把黄豆。>
“黄豆八十。”摊主回答道。>
“一斤?”>
张昊吃惊道。>
这个价格还真是够贵的。>
要知道,自从供销遍地开花后,黑市粮价整体下降了很多,以惠城为例,大米价格只有原先的一半不到。>
摊主点点头:“当然,黄豆可以做豆浆,眼下没牛奶,很多家庭都选择用豆浆代替,价格自然要贵些。”>
“那也太贵了。”>
张昊摇了摇头。>
“老板,如果你把黄豆全包了,我也可以给您打个九折。”>
刚才的交易,摊主全看在了眼里。>
“九折还是有点贵。”>
摊主咬了咬牙,掏出手机算了算:>
“我这袋黄豆还剩四十五斤,打九折是三千两百四十块,我再给您抹去零头,咱们一口价三千块怎么样?”>
张昊笑着点头答应下来,小姨子家的小海绵已经满两周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