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而我也暗自庆幸,多亏他们两个每人带我一天,今天是学习炼药和炼毒,总算能让身体歇息一下了。不然的话,连续下去我身体也吃不消了。 我跟着孙玉楼进了他的洞室,这里已经被他布置好了。我一眼就看到了一个煮药的鼎,还有一个炼丹的炉。这些和药谷里灵虚药房里的摆设一样。 孙玉楼指着那鼎和炉说道:“药鼎和丹炉,这两样,就是我们炼药师用到的最常见的工具了。这种东西的结构并不复杂,随便找个铁匠,都能锻造出来。所以我们炼药师的高下之分,不在工具上,而是在手法和经验上。同样的配方,同样的药材,不同的人炼出来的药,效果也会千差万别。” 我点点头,这看起来容易,做起来会很难。我基本没有医药的基础,也不知道在这方面有没有天赋。 孙玉楼说着,又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两样东西,放在洞室里的一块石头上。 我看过去,发现那两样东西,同样是一个药鼎,一尊丹炉。 只不过这两个东西和地上的那两个相比,小了不知道有多少号。每种东西,用一只手就能掌握,看起来就像是两个精致的玩具。 孙玉楼指着那两个小玩意,说道:“我们在外行走的时候,不可能将那么大的药鼎和丹炉随身带着,所以我们就特制了这两个小型的药鼎和丹炉,这个随身带着也很方便。这两个,我就送给你了。” 那两个小药鼎和丹炉,看着十分精致,很有拿起来把玩一番的 。我急忙把那两个东西拿在手里仔细观看。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我原以为这两个东西也和大的一样,是铜铁所铸。结果拿起来我就发现,这两个东西要比想象的轻的多,似乎并不是金属所铸。 而且那小小的药鼎和丹炉的外表面,已经被摩挲得有些发亮了,泛着一种暗光。 显然这两样东西是孙玉楼随身之物,没少用到它们。 那份量也比金属的要轻了不少。 “孙前辈……”我想问问孙玉楼关于这两样东西的由来。结果刚说了一句,就被孙玉楼阻止了:“师叔,你的辈分大,我是你师侄,千万别叫我孙前辈了。” “可你确实是前辈啊。我这年纪怎么做你师叔啊。” “辈分和年纪无关。你是师父的师弟,自然就是我的师叔,以后您叫我玉楼就好。” “那不行。不然这样,你是毒王,我就叫你毒王吧。” “好吧。”孙玉楼不得已,点点头答应下来,又问道:“师叔可是想知道这两个药鼎和丹炉的来历?” “是啊。这两样东西,虽然我不认得,但是感觉绝对算是宝贝。” “您说对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两样东西不起眼,材质却不凡,它们都是用不化骨做的。” “不化骨?原来是用不化骨做的。”我听了很吃惊,我是知道不化骨的。我们还曾经得到过一块,那是高僧圆寂之后,在身上形成的一种特质的骨头。据说是无价之宝,梁悦还曾经带着不化骨想要找到慕容鲟交换髦香珠,可见这种不化骨的珍贵。,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而我手上的两种器具,竟然就是用不化骨做成的。如此说来,这两个东西自然也是无价之宝了,单从材质价值上来说就很珍贵了,更何况它们还有炼药炼毒的作用。 对于我知道不化骨的价值,孙玉楼一点都不惊讶,他继续介绍说:“我们出门在外的时候,经常需要临时炼药炼丹,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它们了。方法和大鼎和大炉一样,只不过需要更加精细的火候和手法。这些我都会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教会你。相对于大鼎和大炉,小鼎和小炉的手法更为重要。不过我们还是先从大鼎和大炉开始练习。而在这之前,我们需要从辨认药草开始。” “是根据这上面来辨认吗?”我摸出身上的《百草集》。 “对。看来师父把它给了你了。《百草集》加上这本《药王典》就是我们这一门倚重的秘籍了。不过我们这一行,最忌讳的就是照本宣科。有很多时候,需要自己能够举一反三,比如之前我师妹研制的日月沙华,就不在这上面记载。所以想要达到触类旁通,先要熟悉每一种药草的药效和药性。” 说着,孙玉楼拿着那本百草集,在上面翻看着,不时在这山洞里面找出相应的药草来,让我辨认,给我讲解。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我们的中医药学,自古以来就是一块值得传承的瑰宝。对于每一种药草,孙玉楼都如数家珍,把药草通常的产地,以及主要功效都能说得一清二楚。如果现实没有那种草药,他则对照着书上记载讲给我听。 这还只是每一种药草的功效,想要炼药当然不可能只用一种药草。需要多种药草放在一起炼制,才能炼出想要的药来。 而每一种组合,每一种药草的分量,以及烧制的火候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这组合起来,几万种都有可能。所以在短短的三个月里面,孙玉楼也不可能将每一种药的炼制方法都给我演练一遍,他只能找出有代表性的来演示,主要是教给我炼药的规律。 至于其他的药,就需要我日后根据那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