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赵老汉和周氏时不时也去百货行那里,帮赵六郎搬运货物、打扫屋子、送饭等等。 手心手背都是肉,虽然最疼七郎,六郎也是疼的。 尤其六郎年过二十,是个老光棍了,这亲事可不得捉紧嘛! 周氏告诉六郎,这一次回去给五郎娶媳妇,就一定要把他的亲事定下来。 这一年一年拖下去,好的女郎都被人娶走了。 赵六郎却支支吾吾地说,他已经有心上人了,却又不肯说是谁。 周氏悄悄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安氏商队派来百货行提货的竟是个女子,赵六郎每次见到小娘子都脸红……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臭小子终于开窍了。 但周氏和赵老汉又犹豫了,安氏虽然入了我朝的良民籍,到底是胡人呢! 何况,安家富裕,也未必看得上六郎。 周氏和赵老汉商量:“要不还是假装不知道,我们先回去办了五郎的喜事。等六郎回去,也给他相亲,最好还是相个附近的小娘子。” 赵老汉点头:“胡人和我们习俗都不一样,不见得过得到一处去。” 一辈子长着呢,娶媳妇可不能光看脸。 周氏叹道:“真是多个儿子多操一份的心!” 两个老人掰着手指数着儿孙,一个个牵挂起来,又终于想起了赵四郎……“哎呀,老四去了吐蕃!要让七郎打听打听,他啥时候回来!” 七郎跟随滕王去洛阳时,就问起了吐蕃的事。 滕王说:“大概已经到吐蕃了吧?还没有人送信回来,我哪里知道?”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看七郎担心的神色,他颇有几分感同身受:“你担心哥哥,我也担心哥哥呢。” 七郎说:“陛下论武力,是当世第一武将,身体健壮,一定不会有事的。” 从梦中所见来看,皇帝绝不会在这一年驾崩。 因李淳风、武才人的出现,七郎发现,历史滚滚的车轮,似乎在偏离轨道后又悄悄地驶了回去。 滕王点了点头,七郎夸皇帝勇武,他也为皇兄而骄傲。 他们这一路说是疾行献策,但因为带着大夫,还是乘马车的。 七郎看了看后方的一辆马车,好奇地问:“你请的哪位神医?” 提到神医,滕王得意地说:“你知道妙应真人吗?他今年已经八十七岁,他著有《千金要方》,皇兄登基后曾召他入京为官,但他拒绝了,仍然在民间行医。” “我这一次为了寻他,可费了好多心血,累得都瘦了!” 七郎:……《千金方》他知道,太有名了! 所以妙应真人就是孙神医啊! “八十七岁了啊!我看他身形步态都很矫健呢!”七郎惊叹。 滕王点头:“我好不容易才寻到他,想把他留在京中给皇兄调养身体。” 七郎心中一动,说:“殿下,我也想请神医给我爹娘看一看!” “行啊,神医很愿意给普通百姓看病的。”滕王答应。 七郎长长舒了一口气……母亲身体弱,这几年有肉吃才养得好些;老爹看似硬朗,却也让人担心。 他一天天的长大,爹娘一天天的变老,想到有一天爹娘会离开,七郎就伤心害怕。 要是爹娘也能像孙神医一样健康长寿就好了。 等他们带着神医赶到洛阳宫时,却得知皇帝的病已经好了。,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皇帝得知滕王竟把孙神医请了来,看滕王的目光多了一丝温暖,和煦地对孙神医说:“朕不过是小疾,劳老神仙辛苦一趟。” 孙神医恭敬地说了些客套话,然后给皇帝把了脉。 皇帝此次的病确实只是小疾,但身上的陈年旧疾却不少……如果任其发展…… 魏王和晋王也守在旁边,看孙神医长时间沉默,都一脸紧张担忧。 孙神医松开脉,正要说话…… 皇帝对儿子和弟弟说:“你们这些日子也累了,先退下吧。” “父皇!”魏王眼泪汪汪,“我要听太医开药!” 晋王眼泪直接流出来:“父皇,我也不走。” 皇帝看两个儿子们如此孝顺,心中宽慰,却还是坚持让他们出去。 魏王和晋王只能抹着眼泪出去了,滕王却耍赖:“神医是我请来的,我就是不走!”,然后一屁股坐在榻前。 皇帝简直想踢他一脚,但想了想,默许他留下了。 魏王和晋王走出去后,见到了等候在殿外的七郎,才知道七郎是跟着滕王一起来洛阳的。 七郎看到魏王和晋王满脸泪痕,心中叹了口气……这两个都是会哭的孩子呢! 皇帝去哪里,都把这两个嫡子带在身边。 比魏王年纪小的蜀王、齐王等人都就藩了,只有魏王还在京中;而晋王到年纪了,皇帝也舍不得他就藩。 其他皇子逢年过节想见皇帝得提前申请,皇帝还不一定批准。 晋王呢?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皇帝上前线御驾亲征,都让人送信,肉麻兮兮地说“前面两次收到宫里的信,就是不见你的。爹爹担心得都要死了……想你想得死去活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见你。爹爹亲笔。” 啧。 这么一对比,其他儿子简直成了后爹养的。 难怪蜀王总是喜怒无常的,要是他爹也那么偏心,他也得变成老阴阳师。 哦……幸好爹偏心他~~ 见到七郎,魏王虽有些诧异,点点头就离开了,晋王把七郎叫到一旁说话。 七郎一五一十地把献策改造襄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