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胜利虽然不是侥幸,但是敌军最多只能算是小挫,还没有真正的伤到元气。现在是他们没有摸清楚明军这边的虚实。一旦他们知道这边只有几百人的话,就算是几千人一起压上来,没有任何战术层面,对明军都是个很大的压力。
武杰说:“我看差不多了,我们不如现在就是撤退吧,我们初战,用零伤亡换取了敌军六七百人的死伤。这个战果已经不枉费这一趟行军了。如果清军为这两次失利红了眼不顾一切的话,或许我们要付出不必要的伤亡。”
其他的一众军官们也都是这样的想法,见好就收,别等着人家大范围的报复的时候才想起来撤退,那时候就来不及了。
但是凌云说,我们带的是全部的军械,十五天的粮草,现在才是我们到达这里的第六天,不计算返程的话,我们至少还能够在这里待上四五天,既然来了,就别总想着撤,不然的话也算是对我们的对手不尊重。
武杰说:“我就担心他们后面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招数没使出来。”
不料凌云却说:“武大哥,我还真想知道,他们这群小兔崽子能够使出什么样的招数。如果我们的敌人都是没用的废柴的话,我们大明也不会在萨尔浒一战中损失十二万精锐,弄的现在几乎都没用兵力可用。我左右不了朝局,也左右不了别的,我手里只有一支小部队,不足千人,但我要尽最大的可能消灭和我的部队接触的一切敌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更多的希望,大明才有更多的希望。”
没有人在提出什么反对意见,最大限度的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本来就是任何一支明军的部队都应该做的事情,既然别的部队不做,那么我们就不能不做。
他们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的休息,用最好的状态来迎接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恶战。
战争就是一个此消彼长各领风骚的过程,不会总偏向于一方,也不会总让明军占这样的便宜。
在清军连续吃了两次亏之后,他们的战术也在调整,不会一成不变。既然是这样的话,明军就要学会见招拆招,甚至是要做好和他们一对一劈刺的准备。
后来的战斗史上,几百年后,一位未来的元帅曾经说过,敢于刺刀见红的部队,才是真正过硬的部队。
这句话,用在凌云的白龙卫队身上,丝毫不为过。这支队伍生来就是要打仗的,无论是多么大的恶仗和硬仗都打过了。
之前的兰州之战,密云之战,那样的战斗都过来了,现在无非是一群绿营兵,在战术上要重视他们,但是在战略上还的藐视他们才行。
凌云告诉自己的部下们,除了哨兵之外,其他人员在非战斗时间要抓紧一切的时间休息,因为上了战场以后就没有了休息的时间。
任何一支撞上门来的绿营部队,都应该是白龙卫队的补给员,消灭了他们之后,就能够获得他们的装备,甚至是口粮。
不怕打仗,就怕没仗打。这才是军人应该有的心态。不过经过了这两场零伤亡杀敌的战斗之后,凌云的威望也在新兵中达到了顶点。本来有些怯战的原绿营士兵们也对以后的战斗信心满满了。
他们相信,跟着这位指挥官,没有打不赢的仗,只有占不完的便宜。
和明军的乐观态度相比,现在清军的战场总指挥李汉臣正处于极端的郁闷之中。两次攻击都以失败告终,虽然损失七百人并不意味着战场主动权的丧失,他知道和明军比起来,他还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兵力。
但这两次的失利,已经让他不敢再轻易去尝试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