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巡边的钦差陆续回京。>
李淳占四个先到了京城。把遇袭惊险,英勇无敌吹了几日。>
李文硕和谢五,三日后也回京了。>
转天杨家的家将,护着杨六郎,低调进京。>
兴国公府对外说,六郎身子弱,在家养病。>
没回来的两人,周三朗和宋连才。稍信回来说了,在关外安然无恙。>
因为周三朗嫌弃天冷,胳膊有冻伤,暂时不便回京。>
李文硕冻伤了手脚,告假在府里养病。>
“疼,痒,都要忍着,冻疮不是大病,养不好,每年冬天复发,最是磨人。”>
姜婉宁托着夫君的手,细细的抹上冻疮膏,又用纱布缠住。>
李文硕看着,被裹成粽子的手脚,嘿嘿的不停傻笑。>
让他在炕上躺好,姜婉宁去净了手,坐在他身旁闲聊。>
把李文硕离开京城后,发生的事情,一件件说给他听。>
三皇子病了一个多月,拖着病体迎娶了侧妃,听说没有圆房。>
后来正妃过门,三皇子仍旧不与王妃圆房。>
这事儿皇上知道了,让太医院过去诊治。>
太医回禀皇上,说三皇子是心病,无药可医,只能他自己想开了。>
十月寒衣节,三皇子在府里,给莲香立了牌位。>
不知怎地,让御史知道了,一本奏折呈到御前。>
皇上震怒,让三皇子撤了牌位,罚俸一年。>
如今三皇子还禁足在府中呢!>
皇上的偏心,全天下都知道,二皇子府里传出喜讯。>
杨贵妃高兴坏了,定要让二皇子,把有孕的侧妃带进宫。>
她要亲自看着太医诊脉,听听太医怎么说。>
二皇子的禁足免了,闭门思过也不用思了。>
太后让姐姐带着六殿下,住进了白凤行宫。>
李文硕听到这里,不淡定了,“太后想干什么?”>
“你这趟出去,把京城勋贵拢成了一团。”姜婉宁淡笑道:“家将回来几趟,京城来往传信,瞒过旁人容易,瞒不过太后。”>
“太后是捏着我们,为五皇子布局?”李文硕冷笑一声。>
那就让李大姐与太后,在行宫过过招吧!>
“皇上让翰林院排班,轮流去行宫,给六皇子启蒙。”姜婉宁抿嘴笑了。>
李文硕笑着点头,太后精明,架不住儿子是猪队友。>
“辛苦一趟,只赚了点辛苦钱。杨家才是胜利着,把咱们耍了一溜够,凭借拙劣的演技,竟然重掌兵权了。”>
这事儿找谁说理去?>
“圣旨上,兵权授给了兴国公,拿兵符的是杨国公,掌兵的是杨二爷,这次杨家要彻底离心了。”>
姜婉宁有些好笑,皇上还真是...好心办坏事儿。>
“刁老爷子呢?找回来没?”李文硕有些担心,可爱的小老头了。>
姜婉宁才想起来,道:“你不问,我都给忘了。>
老先生说,要去走走看看,一些大县,州府的官员,都是谁的人,要仔细摸排一遍。”>
说完正事儿,李文硕讲起了巡边的乐子。>
“郑七蔫坏,武艺好的很,看似不合群,却是个仗义的。谢五看似纨绔,其实不做出格的事儿......”>
暖阁里低低的说话,齐嬷嬷真不愿进去打扰,奈何午饭不能不吃。>
“周三朗谈一场恋爱,学会一门外语。他和宋连才逃去找胡人,竟然乐不思蜀了。”>
齐嬷嬷低着头进来,站在帘子外,“世子爷,夫人,该用午膳了。”>
“哦,端进来。”姜婉宁按住不让夫君动手,要为他吃饭。>
李文硕笑眯了眼,“这样,你吃一口,我吃一口。”>
齐嬷嬷低头准备退下,想起才接了张帖子。>
“谢五公子送了帖子来,请世子爷去温泉庄子玩几日。”>
李文硕立刻道:“不去,他个没娶媳妇的,懂个屁!”>
回绝谢五的话传过去,不到一个时辰,谢五直接来了侯府。>
“哥,你是我亲哥,嫂子,好嫂子,你们一定要帮帮我啊!”>
姜婉宁起身去安排茶点,谢五不客气,欠身上了小炕,与李文硕隔着炕桌说话。>
因为两人在关外,挤在一辆车里,吃喝拉撒睡,混的像亲兄弟一般了。>
李文硕瞟了一眼他的手,“你怎么不摸冻疮膏,你看看我,包成残废了。”>
谢五摆手,懒得理会这点小事儿,“哎呦,哥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