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兮说了那么多先决条件后,胤禛对自家福晋究竟是从什么地方省出这许多的蜡烛很是好奇。>
“不过是在道上少点了几盏灯而已。”云兮轻描淡写的说。>
胤禛见云兮嫁过来后一直处事周全,知他此举必有深意,于是不解的问:“道上的灯少了,万一行人看不清路,该当如何?”>
“不会,”云兮一连笃定:“我都计算好了,少了那几盏灯,并不会影响府中之人夜里行走。”>
“怎么算的?”胤禛来了兴趣。>
他的数学在兄弟们中不是最出色的,但好歹老师也是从西方来的传教士,在这个时代师资力量算是很强大了。>
胤禛有些好奇云兮究竟是怎么算的,难不成自家福晋还是一个数学方面的奇才不成?>
“幼时看了不少杂书,方知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
现在才三点多,按以往的节奏,云兮这个时候是要去睡回笼的。>
不过都话赶话说到这儿了,再加上嫁过来后了解到胤禛凌晨两三点就要早起,云兮就在有意识的调节自己的生物钟,所以她现在也不是很困。>
正数负数有理数、乘方立方次元方程、几何线点面……>
从凌晨三点开始讲。>
在这个过程中,云兮要一边回忆自己以前学到的那些知识,一边绞尽脑汁的举符合当下时代的例子。>
过去那么多年,哪怕她当时的基础还算扎实,也着实忘了不少。>
现在回想,还要系统性的教给胤禛,让他一个没接触过现代教育的古人听懂,真的太难了。>
不过,哪怕再难,云兮也从没想过放弃。>
数学几乎可以说是一切理科学术的基础。>
要是能在这个时代就将整理好的数学定理传下去,无疑会大大加快清朝的科学发展进程。>
云兮的学识其实也有限得很。>
她高中时选的是理科,除了物理和化学,其它的科目基本功都很扎实。>
但是对于大学,她只看到了门却摸不着边。>
原因无它,家里重男轻女,觉得她一个女孩子读再多书也无用,大学不让上。>
后来她经济独立搬离了那个家,但也没时间再去想参加成考重入校园的事了。>
扑街嘛,稿费没几个,为了养活自己就只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