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素贞还是被压在了雷峰塔下,其过程已经无可考就了。>
不过,此事可算是在大唐内在掀起风云。>
毕竟,多年不曾有过妖孽在大唐国土内作乱了,而这头蛇妖居然这般明目张胆,可见这妖孽的厉害。>
如今,被金山佛门镇压后,这无疑让佛门再添一把声望。>
很快,金山寺之名便名声大噪起来。>
见此,道门之人也开始暗暗布局起来。>
就在佛门声势最为鼎盛,蛇妖一事余音为消之际。>
坊间居然又流传出了一个不一样的版本,那便是蛇妖受大能点化,寻找前世恩人,以身相许,报恩一世!>
随后,更是有文豪提笔,以此事为原型,写下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引得无数人落泪。>
至此,这蛇妖一事在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许仙,想要知道此事真假。>
很快,许仙便亲自站出来,将事情公之于众。>
天下大噪!>
没想到,佛门居然是这等欺世盗名之辈,为了博取声望,不惜拆散他人姻缘!>
要知道如今女帝正值鼎盛,大唐女子地位日渐高涨。>
感性的女子,最是见不得这般棒打鸳鸯的浑事。>
如此,天下间对佛门的骂声真是一天比一天高昂。>
这时,又有一则打油诗慢慢传出。>
乱世菩提不问事,>
老君背剑救苍生。>
太平佛门迎香客,>
道君归隐山林间。>
果然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传承悠久的道门,无人问津。新临的天竺佛门,香火鼎盛。>
真是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啊。>
这首打油诗,将原本看热闹的男人也拉了进来。>
这让许多人开始变得愧疚起来,不禁想起了童时,父辈们上山狩猎、播种耕地时。>
都会去村子旁的老君庙里,对着那素身泥像,叩拜祈求。>
当时年幼的自己,看着仅仅不过是窝在一个“小盒子”里的泥土石像,心里还觉得暗暗鄙夷,只觉得自家神祗这般寒酸。>
年长后,看到金碧辉煌的佛像,不由得心生肃穆,磕头便拜。>
却不知道,就如同父母和外人一般。>
父母将最好的留给孩子,而外人只会掏空自己的口袋。>
这让咒骂佛门的声音更大了起来,道门的声望则逐渐回暖了起来。>
一时间,天下各方道门不在飘渺,哪怕深山老林的道观里,也开始慢慢有了人迹。>
道门兴旺之相!>
要知道,如今人族为天地主角,便是功德的载体。>
香火原力,便是神祗获得人间气运、功德的主要来源。>
只要祈求之人足够虔诚,便代表着对方愿意分享自己的功德和气运!>
香火越旺盛,神祗的功德和气运便旺盛,其所在的教派,气运便鼎盛。>
这便是为何不管道佛两教,都会设置,财神、求子神、运道神、求雨神,等等等的神祗,各司其职,各争香火!>
香火之争历来就有,从封神起,众神便开始谋划人间司职的神职,提供香火果位。>
只是当年有圣人在后,两教竞争的不算惨烈,如今圣人隐退,便是百无禁忌了。>
灵山之巅,小雷音寺中。>
端坐上首的佛祖正诵念佛经,整个雷音寺内一朵朵白莲虚生,两旁听道的八百罗汉如痴如醉的左摇右晃,有些激动的满面通红。>
有人迷醉的手舞足蹈。>
八百罗汉神色各异,一时间众生相浮现在大殿之上。>
突然,佛祖诵经声暂顿,整个大殿中落针可闻。>
眉头紧皱的佛祖看了眼身旁所立的观世音菩萨,随后口中莲花在此绽放,一时间雷音寺内,梵音在响。>
第二日,金山寺前。>
许多学士领着许仙来到金山寺前,对着紧闭的寺门不断的叫骂着。>
这时,寺门突然缓缓打开。>
躲避多日的法海居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一时间,义愤填膺的一众学士们将法海团团围住,有些更是仅仅抓住法海的袖子,怕他在次消失。>
苦涩的笑了笑,法海单手向着众人作揖,诵了一声佛偈,随后说道“各位施主放心,我等佛门自然不是那等不分善恶之辈,那白蛇本就是我佛门护法,这次入凡便是要历经情劫,我不过是怕她越陷越深,这才出手将其打醒。若是各位施主不信,可随我前去雷峰塔一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