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睢也认为黄歇讲的有理,转告给了秦王,昭襄王说:“那就让太子傅黄歇先回郢都问疾,如果楚王果真病重,再回来迎太子吧。”>
黄歇与太子商议道:“秦王留下太子,是想效仿楚怀王故事,乘着楚国危急逼要割地。楚国若听从,便中了秦国的奸计;若不来迎您,太子便终身为秦国之俘虏。”>
熊完跪着问:“太傅您有什么办法吗?”>
“不如您微服私逃,跟楚国使者一起回去,机不可失啊!臣便留下来,为您挡死吧。”>
太子哭着说:“事情若成了,定与太傅共享楚国。”>
黄歇私下与朱英密谋,太子熊完假扮为马夫,为朱英执鞭驾马,径直出了函谷关,无人察觉。黄歇住在馆驿中,楚王派人来探视。>
黄歇说:“太子病了,无人看护,等他病愈,我便会辞归楚国。”>
半个月过去了,黄歇推算着太子早已出关,便来求见秦王,叩头谢罪道:“臣怕楚王有不测,太子不得即位,所以已将他送出函谷关。黄歇有欺君大罪,请伏罪受死!”>
昭襄王大怒:“楚国人竟然如此狡诈!”>
叱令左右将黄歇问斩,丞相范睢谏道:“杀了黄歇也不能追回楚太子,反而白白失了楚国的通好,不如嘉奖他的忠心,将其放归。待楚王一死,太子嗣位,黄歇必为楚相,则楚国君臣都将感念我秦国的恩德。”>
秦王便改了主意,厚赐黄歇,派他回归楚国。>
黄歇回郢都三个月后,楚顷襄王薨逝,太子熊完即位,是为楚考烈王。黄歇进为相国,考烈王本要将淮北十二个县封给他,号为春申君。>
黄歇说:“淮北邻近齐国,应该置为郡,以方便守护边疆。臣愿意远封江东。”>
楚考烈王便将从前吴国的故地改封给他。黄歇在阖闾故城修筑城墙,作为都邑;同时在城内疏浚河道,以通太湖之水;又把破楚>
(本章未完,请翻页)>
门改名为昌门。>
此时的战国,孟尝君虽死,但赵国尚有平原君,魏国也有信陵君,这二位都以蓄养门客著称于世。黄歇也效仿他们,广招天下宾客,门下食客常有数千人之多。>
平原君赵胜常常遣使来春申君家中,住在上舍。赵使者想在楚人面前显摆,故意戴上玳瑁做的发簪,佩上珠玉装饰的宝剑。但当他见到春申君门下的三千多个食客,其中的上客们都穿着明珠装饰的鞋子,不由惭愧万分。>
春申君采纳门客们的建议,向北兼并邹国与鲁国的土地,任用贤士荀卿为兰陵令,修习政法,操演兵士,楚国的国势渐强。>
这样看来,齐国和楚国是安定了,按范睢“远交近攻”的法子,三晋可就别想安生了。>
周赧王五十三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王龁率师伐韩,从渭水运粮,东入河洛,以补给军用。秦军攻克了野王城,这样上党与韩其他地方的联系往来便隔绝了。>
上党守臣冯亭与手下商议道:“秦国占据了野王城,上党就不是韩王的了。与其投降秦国,不如降赵。秦国怨恨赵国得了上党,定会移兵向赵。这样,赵国遭兵,必会亲近韩,韩赵两国同仇敌忾,可以一同抵御秦国。”>
主意已定,冯亭遣使携带上党地图,前往邯郸贡献给赵孝成王。>
邯郸赵宫,夜来赵孝成王子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自己穿着一件偏衣,也就是衣缝两边颜色完全不同的衣服,有一条龙从天而降。他骑了上去,龙飞腾上天,突然坠落,两旁有一座金山,一座玉山,光华夺目。>
一觉醒来,赵王先召来大夫赵禹来解梦。赵禹说:“偏衣就是合的意思;乘龙上天是飞黄腾达;坠地就是得地;金玉成山,是财货充盈。大王眼下定会有扩地增财之喜,此梦大吉。”>
赵王欣喜不已,又召来管卜筮的官员来占卜,这人是个敢说真话的,他说:“偏衣是残的意思;乘龙上天,不到而坠,是事情生变,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名无实;金玉成山,只可观看也用不成。此梦不祥,大王要当心啊!”>
赵孝成王被赵禹的好话迷惑,听不进这些不祥之言。三天后,上党太守冯亭的使者来了,呈上书信:“秦攻韩急,上党将入于秦矣!其吏民不愿附秦,而愿附赵,臣不敢违吏民之欲,谨将所辖十七城,再拜献之于大王。惟大王辱收之!”>
赵王大喜:“赵禹说过的扩地增财之喜,如今果然应验了!”>
平阳君赵豹劝谏道:“臣听说无故得大利,便是祸殃,大王不能接受啊!”>
“上党百姓畏惧秦国,心怀赵国,所以来归,怎么能说无缘故呢?”>
“秦国蚕食韩,拔了野王,断绝上党的往来道路,自以为上党地区已是掌中之物。一旦上党被赵国所有,秦国岂能甘心?就好比秦人辛苦耕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