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一章 天地作合(1)(1/4)

作者:徐晨溪
到了晚上,乡亲们在屋檐下挂了八盏大红灯笼,大家围坐在屋前坝子四周,兴高采烈地看未婚的青年男女对歌。首发]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苗寨几乎人人能歌,苗山苗寨常有对歌。大家以歌问候,凭歌寄情。到结婚时,更是离不开歌。苗家男女希望借新人结婚的良机,沾新人的一点喜气,也能在此良宵找到彼此的伴侣。

邵元节和杜娟一对新人携手共坐在一张条凳上,旁边坐着邵元节的家人和亲戚。

徐六和自家人坐在一起。诸葛倩同徒弟们远远坐在一株桂花树下,她们是出家人,自重身份,不愿引人注目。晏家父母陪坐在她们身畔。因为道观已经请了一个没有亲人的中年寡妇照看,所以诸葛倩师徒们打算今夜就在晏家留宿,顺便看看这场别开生面的苗家对歌晚会。

白天还只是乌杨村人及男方的亲戚好友,一到晚上要对歌时,邻近的桃花寨和白水村的青年男女也结伴来对歌。屋前坝子和坡上此时人山人海。

靳雪鹄和姚爽爽站起身来,靳雪鹄:“坐在这儿看不清楚,我们二人想坐到嫂子身边去好话。诸葛倩不许她们过去。姚爽爽不解道:“我们不是都作了俗家打扮了么,怕什么啊?”

诸葛倩不话,只用眼色示意。靳雪鹄立时会意:晚上来了许多人,大家除了对歌,自然也要看新郎新娘的,自已二人如果坐在杜娟身畔,不是将人家新娘子比下去了么!忙知趣地拉姚爽爽坐在原地。

按规矩,成家立业或已有情侣的男女不能在此时参与对歌,须知苗家人对歌,表面上是一种赛歌娱乐,其实是通过对歌互相试探心意。不少苗家青年男女,因唱歌而相识、相知、相爱,山歌为媒,终成眷属。山歌简直成了大媒人。

这场歌会自然由乌杨村的头人主持。男女依次序唱歌。邵元节的二师兄钓鱼杆孙松虽年过而立,但因为老婆同人跑了,所以厚着脸皮加入未婚青年的行列中。待几对年青男女唱过,轮到钓鱼杆了,他笑嘻嘻走到场中,唱道:

郎是鸳来妹是鸯,

双双游到河中央,

不怕风雨不怕浪,

不怕旁人使冷枪。

但大家知根知底的,钓鱼杆孙松显然不受姑娘们的青睐,当他唱完歌后,姑娘们竟没有一人站出来对歌。搞得他好尴尬,只得灰头土脸躲藏到人丛中去,再不出来丢人现眼。

姚爽爽扑哧一笑,樊晓蕾和靳雪鹄相互拉着手吃吃笑。诸葛倩、隋燕和董曼也不禁莞尔。

那边杜娟也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悍女种田记 风流小村官 萌宝Q弹:暴君,来战 闺煞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农家小女爱种田 曙光之主 我明明只想当龙套 民国大道尊 职业主播,兼职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