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妈,我知道了。到时候我跟小丽早早就回来了。”吴波很干脆的答应了,自己跟小丽在外工作,虽然离得不远,但自己一年到头也回不去几次。这次刚好回去看看爸妈。
电话那头,吴波爸偷偷递话让把孩子也接回来。“哦哦,你把小辉也给我带回来。我跟你爸想孩子了。
“知道了妈,你跟我爸在家身体怎么样?”
“我跟你爸都挺好的,你在外面不容易,照顾好自己就行。我跟你爸在家里啥都好办,不用你操心。”
这时程序提示,又有单子来了。“好了妈,我得开车去上班了,就先不跟你说了啊。”吴波挂了电话,打开后台软件,是一单去西郊的,随不到城里但也差不多了。吴波顺手接了单子,踏上了回程的路。
有钱人的日子叫生活,穷人过日子只能叫生存。每日每夜每一刻里,他们都被生活给的压力压地喘不过气来。他们没有选择,没有方向,只能日复一日地去讨好生活。李维乾离开的这几日里,吴波的生活中也没有任何波澜。回家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可吴波却没来由的有些心烦。但是他给谁也没说,只当是自己平日里压力太大。
到了表弟结婚的前一天,吴波一家穿戴一新回到了老家。现在的村里,你也不知道他们平日里是干什么工作的,但每次回去,总给吴波一种惊讶的感觉。从开始,他是村里第一个买车回村的,但是这几年,每次回去都能见到不少人买车了,从开始的代步车,到现在几乎家家户户买的bba,吴波的车反倒是最差的一个了。
吴波穿过村里拥挤的街道,将车停在了自家门口。不等车子停稳,父母便从家里迎了出来,拉着小辉,这看看那摸摸,怎么都爱不够这个小孙子。吴波跟小丽费劲地从后备箱拿出大包小包。周围几家邻居也都围了上来,羡慕的看着吴波一家。“你看老吴家儿子,真是有本事,每次回来都给家里带回来这么多东西。”
“是啊是啊,真孝顺。”“嗯嗯。”
吴波一家享受着周围人羡慕的目光,这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吴波跟小丽的虚荣心。小丽这会也不嫌重和累了,俩人就这样慢慢腾腾地,一趟一趟给家里拿着东西。
吃了中午饭,吴波拉着父母跟妻子一块去了趟陂湖。小时候他经常来,但现在这里经由开发后,变得十分漂亮,草长莺飞,水波荡荡,吴波一家人在这里其乐融融,度过了一个轻松愉快的下午。到了傍晚,在县里吃了饭,一家人便启程回家了。还没到家门口,吴波便看见了隔壁家郑婶正在自家门口徘徊。
郑婶远远便看到了吴波的车开了过来,不等车停稳,便迎了上来。“老吴啊,你一家总算回来了。”
“他郑婶,你这是有什么事啊?”吴波妈第一个从车上下来了。
“这不我家建国没回来么,我跟他爸推不动车,叫你家吴波给咱搭把手,把车推回去。”
吴波觉得很惊讶,“郑婶,干嘛不把车开回去啊?每天推车多累……”,不等吴波说完,吴波妈便打断了他。“没问题,小波,去帮帮你郑婶。”
郑婶也讪讪地笑了笑,没直接回答吴波,“对哦,小波你会开车的,那你就替婶开进去,我跟你叔也就不费这个力气了。”
于是,吴波和郑婶去停车,其他人径直回家去洗漱了,今天玩了一下午,大家都有些累了。不一会,吴波替郑婶家停好了车后,便回家了。
“爸,你说郑婶家这是为了啥?买个那么好的宝马不会开,天天推车进出,图了个啥?”吴波对于郑婶家的全家推车很是不解。
“哎,你这几年不常在家,你不懂。”吴爸爸叹了口气,“这几年村里人也不知道怎么了,有钱没钱,会不会开车,必须家家买辆车。开始还买的都是一般的车,到后来,这股风气开始越来越盛,借钱都得买辆豪车。不少人全家都不会开车,那也得求爷爷告奶奶借钱买一辆,不然好像显得在村里低人一等。于是就发生了你郑婶家这种,早上把车推出来给大家看看,晚上再推回去。”
听着老父亲的一番话,吴波跟小丽显得很是惊讶,在现在的农村里,竟然还有这样打肿脸充胖子的情景发生。吴辉总归是个孩子,第一个扛不住睡了过去。几人商议了下,就由小丽在家看着孩子,吴波跟着爸妈去姨妈家转悠圈。
“小波,你把这包烟拿上。”吴妈妈从房子拿出了两包软中华,“现在村子的人啊,攀比的风气不仅仅是车,甚至手机、烟、平日里吃的饭菜都要比。你把烟拿上,省的别人瞧不起。”吴波撇了撇嘴,最后还是没说话,默默把烟装到了口袋。
一路无话,吴波跟着爸妈来到了住隔壁村的姨妈家。刚停好车,表弟建国跟姨妈便迎了出来。建国穿着崭新的西装,头上的喱使得整个发型更像一个刺猬。他一把拉住吴波:“哥,你啥时候回来的啊?快跟我姨坐,给你俩下汤。”(关中风俗习惯,红白喜事都需要下哨子面给来的客人吃,俗称下汤。)
“下午才回来,还有啥要哥帮忙的不?尽管说”,吴波也很客气。亲戚之间平时都难得见一面,关系也就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