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还是能有的,火工最聪明的一点就是他的实验能力。
其实是试验,就是自己先做个黏土炉子,然后用那个铁桶去试验,怎么烧的快,怎么就算能行。
所以李九州回家的时候,那个炉子就已经开始喷烟了,甚至还有个惊喜。
钢出现了,当火工兴奋地告诉李九州,他发现炼这个铁桶的时候,因为一遍又一遍地往里面吹打量的气,他就学李九州说的办法,想办法把炉子转起来,让铁水在里面一直转动。
然后出来了一坨钢,虽然李九州看着这坨钢就好看看见自己家杂牌的铁锅。
不过真的还算是钢,起码比火工家的菜刀要来的实在。
钢和铁的区别就是碳,可能是更多的空气带来了更多的好运,这座高炉总算是能有切实的用处了。
就是很费碳!山沟里冬天为了防止寒冷,老汉总会一点一点寻摸一点碳回来。说来李九州有些感动,与自己不同。
村子里的东西,除了老天和大地给的,剩下的都是老汉和村民一点一点种粮或者是打猎换来的,屯下这点儿东西,基本上最多一周时间,就要全部消耗掉。
看着也就两三个人高的泥炉,再看着浑身黏土和碳灰的大柱二栓,李九州知道他们是认真的。
大柱和二栓看见李九州,却是改变了态度,不再是嘲讽,而是尊重地喊了一声九州哥,他们憨傻地笑,一切的努力和付出在这个钢疙瘩面前都有了意义。
李九州也很开心,有人支持自己的感觉真的让人兴奋,可看着村子里囤积的物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少下去,李九州有些悲凉。
工业,哪怕是这个小小的高炉,也远远不是这个小村子能够支撑得住的!这就好像一个万吨亿吨的巨物,堂而皇之地压在一颗小小的螺母上。
还未等待庞大的力量出现,这颗螺母就要化为齑粉。
与火工核对了项目进度之后,李九州再次找到老汉。
出乎李九州的预料,老汉今儿倒是没忙着干活儿,他叼着一根狗尾巴草,晒着太阳,洋洋得意的双手抱着脑袋,二郎腿翘得也有些高。
老汉今儿比较嚣张。
听见有人走近,老汉回头瞄了一眼,直接就说:“咋?犯难了?”
李九州有些不敢说话,他害怕当老汉知道因为自己的主意,整个村子过冬的碳马上就要没了的时候,老汉会生气。
毕竟北方的冬天,冷的超乎想象,没有暖气和火炉的北方,冬天就是噩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