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的贫血症的确是对他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虽然他长期在服用亚里士多德先生提供的药物,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药物只能控制住他的骨骼和内脏不会产生病变,对他的血液成分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而人人都知道,血液的质量是影响人类体力的关键因素。
所以笛卡尔体力不好也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但是体力不好并不代表他连一场完整的90分钟比赛都完成不了。能不能留在球场上,不是看他有多少体力,而是看他怎样来分配这些体力。
如果像以往一样,要他满场飞奔来串联球队的进攻,不但要左右换位为自己和队友创造进攻会,还要积极反抢就地展开反击,那他的体力肯定是不够用的。
但是如果像这场比赛一样,那就不一定了。
因为这场比赛多纳托尼先生布置的战术很特殊,笛卡尔不再是前场组织的核心和灵魂,事实上,这场比赛帕维亚的进攻根本就不需要谁来组织,他们的战术简单而直接,后场长传找高点,高点争顶抢落点,然后利用前锋们的个人能力去解决问题。
这种时候笛卡尔就完全不需要再满场飞奔去传接球了,他只需要游弋在卡隆的周围,看准会争抢第二落点,然后利用他的个人能力解决问题。
这样的战术帮助笛卡尔节省了不少体力,起码不需要他追着对方二三十米去反抢,所以他的体力并没有消耗太多。
而且这样的战术也打了特赛尔先生一个措不及。他一直以为这场比赛帕维亚的进攻核心还是笛卡尔,所以他安排了专门的人来盯防他。
笛卡尔的特点是什么?反应快,处理球迅速,关键时刻的突破能力也值得信赖。所以特赛尔安排防守他的球员都是重心比较低、反应灵活的球员,这样的球员通常个子都不会很高。
但是偏偏这场比赛帕维亚的进攻核心变成了卡隆。或者说卡隆是“核心”也不恰当,他只是作为一个桥头堡,帮助球队把高空球争抢下来,真正的致命武器还是笛卡尔和夏卡鲁加。
于是特赛尔先生就悲剧了,他安排的人在高空球上争不赢卡隆,在第二落点上又抢不过笛卡尔,可以说他赛前的安排完全都变成了无用功,因此0:3的比分,或许是偶然,但也存在着一定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