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有胜有败。
可是高仙芝在察合台当安西都护使的时候吃相太难看了,牵涉到所有人的利益不止,还把局面弄得一发不可收拾。
没有人不希望所在的地方安定繁荣,哪怕是边疆。
高仙芝打出功勋的时,所有人都会欢呼,可是现在输了,众多利益因此损失。
风云不测,变化不定,没有特定的未来。
远在淮东。
辽阳的兵事不止是一个疆域的事情,天朝的地方哪怕分封出去也是同根同源。
因此,朝廷对于征战外夷是百分百的支持,更是派遣不少的人前去帮助。
杨玄感就是朝廷派出帮助辽阳威服外夷的一员,虽然不是冲锋陷阵,却也是任命重要的职位。
督运粮草。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行军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粮食了,于是,这个重要之至的职务就由杨玄感担任。
带着粮草在黎阳行军时,杨玄感就知道了帝诏。
当时,杨玄感对于辽阳的战事根本就不上心,可况现在换皇帝了。
颇具野心的杨玄感于是与武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谋议,想让前去支援辽阳的部队断粮挨饿。
因此常常逗留,不按时发运粮草,辽阳的援军攻势渐渐因此缓慢下来。
当得一军之将的人没有傻瓜,无端端的粮草运行跟不上军队怎么想都有问题,派使者来逼促是必然的。
没什么让人发现,杨玄感的弟弟武贲郎将杨玄纵、鹰扬郎将杨万硕,早先都随军到辽东进行支援,可是杨玄感偷偷派人召他们回来。
朝廷帮助辽阳的决心非常之大,不断吩咐军队前去支援,其中一路准备支援辽东战事的队伍,由将军来护儿率领水军。
来护儿议定策略将从东莱入海,前往平壤城,可部队还在准备当中未行出发。
野心勃勃的杨玄感带着满心准备前去支援辽东的士兵一再拖延,已经开始无法号令众人,不是所有人都想着谋反作乱的。
于是杨玄感派家奴装作使者,从东方来,谎称来护儿因失军期而造反。
有了由来,有了借口,杨玄感就果断进军黎阳县,一窝蜂的冲进城去关闭城门,大搜男夫充作兵源,更是用帆布作牟甲,然后开始私自设置官署。
做完这一切,他又送书到周围的州郡,以讨伐来护儿为名,让他们发兵,到粮仓所在地相会。
辽阳战局动乱的时候,李密本来是想着参加支援辽东战事而去长安应召参军,想着以身报国,可是阴差阳错中进到了杨玄感的队伍,可是野心勃勃的杨玄感同样让李密心动,便成为他的谋主,想要里一份功。
杨玄感以东光县尉元务本为黎州刺史,赵怀义为卫州刺史,河内郡主簿唐祎为怀州刺史,部众近万人造反了。
站住脚,封出官,杨玄感就将几个黎阳附近负责驻守的官兵扫灭,几战过后打出了非同凡响的威势。
几天之后,因战之功一些不知情的百姓纷纷加入,一时间人数达到十几万。
而这支十几万人的军队驻兵于上春门,一时间洛阳人人自危。
这个时候,杨玄感手下的谋士李密认为:“北据幽州,断辽阳援军回救东都的后路,为上策;西入长安,控制潼关,为中策;就近攻打洛阳,胜负难测,为下策。”
杨玄感认为,自己都打到刘重这位所谓的皇帝京城前了,不如一举而下,所以就引兵从汲郡渡河,围攻洛阳。
参加完刘治的葬礼的刘羽刚刚回到和林,前脚还没进门就得到了消息,新帝迁都洛阳,淮东有人起兵造反。
风尘仆仆的刘羽一听到有人造反的时候立刻便瞪起了双眼看着报讯的士兵。
这位只是送消息的兵怎么受得了一位王爷愤怒的瞪眼,顿时吓了一跳。
好在刘羽只是叹了口气,摇头道:“老了,不中用了。”然后慢慢远去,这时兵才得到王阳明微笑的示意可以离开。
杨素,弘农华阴的大贵族后裔,祖上出过辅国将军、谏议大夫这类大官,刺史、尚书什么都是一大把,自己更是一位权臣、诗人,军事家、统帅,现在官至司徒,是朝廷八大宰相之一。
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杨素他第一个丢下自己支持的刘进带着所有行李去东都洛阳,为新帝主持新政。
杨素了这样一句话:“恨己无才难报国,缤角白发空心焦。”
完之后只留给长安的众人一个背影,上了马车就离开。
没过多久淮东乱起,第一个向着新帝表忠心的人,他儿子却造反了,这让长安城中满朝武都面面相觑。
这时,还在碛西感慨高仙芝吃了败仗的刘昊却忽然得到刘羽的命令,回京护朝。
远在察合台的刘昊根本就没有得到淮东有人造反的消息,这是因为消息落后,还是冷落碛西那位的缘故就没人得知。
总之,刘昊要去现在的京城了,不是长安是洛阳。
刘羽诸多吩咐中,还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