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祁山(1/3)
作者:钰莲笙翠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人,所在的家族虽然算不上是豪族,但也是一个以传家的望族,族中英杰比比皆是。
年到不惑,已近知命,诸葛孔明也不复当年被刘连德请出山时的年轻。
曾经的刘连德是一个争位失败的丧家之犬,要不是请得了诸葛亮出山帮助,哪里有现在整个川蜀掌控在手,有诸葛亮治理的川蜀才是现在强大的川蜀。
待诸葛亮带兵出了川,就能与天下群雄争锋,甚至卷席天下问声谁人能挡。
诸葛孔明韬武略,治理地方让百姓安康,带兵打仗是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刘连德下了决心要争霸天下,诸葛孔明也是认为刘连德是皇室正统,现在的皇室,早就失了的天子正统威严,没有办法稳定天下,需要一个有大毅力、有大智慧、有大能力者才可以保证天下安定,国泰民安。在诸葛亮和一众川蜀民众看来,明主就是刘连德。
为了这个天下已经开始纷乱的天下,诸葛亮不得不带着兵马要出川蜀。
自从刘治皇帝急病暴毙以来,已经有两任帝王疑似被下毒而亡,现在的代帝更是想去稳定辽阳却被辽阳兵马突袭俘虏。
世人可还有感受到天家威严?
诸葛亮立于点将台上,看着站在他面前一支支带着字号的旗帜,只觉大事可成,再看看一个个站得笔直士卒,手中轻摇的鹅毛扇都停了下来,点了点头,望着天空道:“天下纷乱之象频现,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有得德公之殊遇,欲报之于德公也。”
罢,诸葛孔明一脸正色的望着前方的几名姨子排开的将领,道:“邓芝听令!”
一个身穿铠甲面容刚毅的将领立刻越出一步道:“末将在。”
诸葛亮对着邓芝道:“命你为中监军、扬武将军带兵去佯攻郿城,务必拖住敌人视线。”邓芝立刻还礼,凝重道:“末将领命。”
诸葛亮对邓芝点点头,又道:“箕谷疑兵一定不可让敌人摸清虚实千万心。”
邓芝连连称是。
诸葛亮环顾站在点将台前的众将,看到魏延时看见魏延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顿了顿,但随后很快又移开视线对儒雅的马谡看过去,满意的点了点头。
诸葛亮无视魏延投来的炽热目光,自信一笑,道:“邓将军自行点将随你出征,剩下诸位将军随本部大军出祁山。”
站在这排将领中的马岱、魏延、廖化等人没有被邓芝点到随军走箕谷,皆是脸露喜色,可见川蜀的众多将军对出兵作战的渴望。
自雪原带兵讨伐而来的雪原王刘羽已经到了川蜀边界的大散关下,随军而来还有张良、王阳明等人。
朝廷派出讨伐川蜀之乱的几位将领却是名不见经传的,种师道、种师中、折德扆、张郃等人。
诸葛亮布疑兵斜谷,邓芝扬言要攻取郿城,立刻吸引了守卫在大散关刘羽等人的视线,诸葛亮则率主力向祁山方向进攻,刘羽等人却完全不知。一心对应要攻郿城的邓芝。
陇右接壤蜀地,祁山坐落其中,山岭有何险不能行?
区区一座祁山不能阻挡诸葛亮的大军行进。
大军主帐中,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稳坐桌前,听着被派出去的各路兵马回报信息,得到的各种情况诸葛亮都是一脸自信,完全应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句话。
看着帐中几位同僚,诸葛亮轻摇鹅毛扇慢慢站了起来,走到地图前,伸出鹅毛扇朝地图一指,便道:“天水、南安、安定等地还需尽快拿下。”
还在主帐等待吩咐的两三将立刻互望一看,随即脸色有些欣喜,都眼巴巴的望向诸葛亮。
诸葛亮洒然一笑,便对着他们点点头,道:“去传令给几位将军,和他们一起将三地攻下来吧。”
将们欣喜若狂,连忙齐应声:“诺!”
随着几位将离开,营帐中的诸葛亮没多久就有天水、南安、安定等地的战报。
没有两三天,天水、南安、安定三地就守不住蜀军的攻势,背叛朝廷投降了川蜀。
诸葛亮可谓是首战告捷,正要一鼓作气将大军顺利攻进陇右腹地,然后由斜谷的军队两相呼应一举打开大散关,令川蜀兵马得以进出无碍,攻下长安还不指日可待。
帐中主事的几位官听得战报都赞诸葛亮用兵如神,随着诸葛亮的战略布局必定可以兵出川蜀。诸葛孔明也是脸露定然之色,对于他自己的战略当然是成竹在胸。
大散关中,雪原王刘羽所部,随军而来的王阳明、张良等人对着川蜀兵马布置在斜谷想要攻打郿城一事都是觉得用稳为先,不要轻举妄动,等待诸葛亮动作再做反应。
雪原兵马以骑兵最多,不论哪个地方有战事都能派兵马驰援,就算救援不及,以川蜀一地还不可以和整个朝廷抗衡,毕竟川蜀一地出产粮草有限,而朝廷想调集哪里的粮草都不成问题,只要坚守得住就不怕诸葛亮不退兵。
诸葛亮的计策很好,轻而易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